药品说明书
注射用人促红素
【药品名称】:
注射用人促红素
【药品编码】:
Y00000014314
【适 应 症】:

本品适用于: 1、肾功能不全所致贫血,包括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疗和非透析患者。 2、治疗非骨髓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化疗引起的贫血。 仅在血红蛋白低于100g/L时,且预期患者至少还有两个月的化疗计划时,才对患者启动本品治疗。 使用限制
未证明本品能改善生活质量、疲乏或患者健康。 本品不适用于:
• 接受激素药物、生物制品或放疗的肿瘤患者,除非这些患者还接受合并骨髓抑制化疗。
• 当预期结局为治愈的接受骨髓抑制化疗的肿瘤患者。
• 贫血可通过输血进行控制的接受骨髓抑制化疗的肿瘤患者。
• 在需要立即纠正贫血的患者中,本品不能作为红细胞输注的替代治疗。
• 由其他因素(如:铁或叶酸缺乏、溶血或胃肠道出血)引起的肿瘤患者的贫血。

【药品规格】:
1000IU/瓶、2000IU/瓶、3000IU/瓶、4000IU/瓶、10000IU/瓶。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事项 铁储备和营养因素评价
评价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期间的铁状态。当血清铁蛋白低于100μg/L或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20%时,给予补充铁治疗。大多数慢性肾病(CKD)患者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治疗过程中需要补充铁剂。 监测治疗反应 在开始本品治疗前,纠正或排除其他贫血原因(如维生素缺乏、代谢或慢性炎症疾病、出血等)。治疗开始后和每次剂量调整后,每周监测血红蛋白,直至血红蛋白水平稳定并足以将红细胞输注的需求降至最低。 1、肾性贫血   本品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用时加1ml注射用水溶解后作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每周分2-3次给药,给药剂量需依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年龄及其它相关因素调整。以下方案供参考:
治疗期:开始推荐剂量血液透析患者每周100~150IU/kg,腹膜透析和非透析患者每周75~100IU/kg。若红细胞压积每周增加少于0.5vol%,可于4周后按15~30IU/kg增加剂量,但最高增加剂量不可超过30IU/kg/周。红细胞压积应增加到30-33vol%,但不宜超过36vol%(34vol%)。
维持期:如果红细胞压积达到30~33vol%或/和血红蛋白达到100-110g/L,则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推荐将剂量调整至治疗剂量的2/3,然后每2~4周检查红细胞压积以调整剂量。避免红细胞生成过速,维持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在适当水平。
2、肿瘤化疗引起的贫血 仅在血红蛋白低于100 g/L时,且至少还有两个月的计划化疗时,才对肿瘤化疗患者启动本品治疗。
化疗疗程结束后,应停用本品。
本品使用时加注射用水1ml溶解后,使用1ml或2ml的消毒注射器,吸入适量药液,皮下注射。 本品起始剂量150IU/kg/次,皮下注射,每周三次,至多可治疗8周。 治疗期间应监测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并根据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水平调整用药剂量(详见【用法用量】中肿瘤化疗引起的贫血治疗剂量调整)。应使用避免红细胞输注所需的最低剂量。 肿瘤化疗引起的贫血治疗剂量调整:
满足以下任一标准时,应降低本品剂量:
• 血红蛋白: 若血红蛋白在

【不良反应】:

下文按系统器官分类和频率列出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频率定义为:十分常见(≥1/10);常见(≥1/100,<1/10);偶见(≥1/1000,<1/100);罕见(≥1/10000,<1/1000);十分罕见(<1/10000);未知(无法根据现有数据估算)。根据临床对照研究统计和上市后经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部分不良反应描述

1.一般反应:少数患者用药初期可出现头疼、低热、乏力等,个别患者可出现肌痛、关节痛等。绝大多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可以好转,不影响继续用药,极个别病例上述症状持续存在,应考虑停药。
2.过敏反应: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皮疹或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因此初次使用本品或重新使用本品时,建议先使用少量,确定无异常反应后,再注射全量,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妥善处理。
3.心脑血管系统:血压升高、原有的高血压恶化和因高血压脑病而有头痛、意识障碍、痉挛发生,甚至可引起脑出血。因此在促红素注射液治疗期间应注意并定期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应减量或停药,并调整降压药的剂量。
4.血液系统:随着红细胞压积增高,血液粘度可明显增高,因此应注意防止血栓形成。
5.肝脏:临床试验中观察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6.胃肠:有时会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泻等情况发生。

【禁忌】:

1.未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患者。
2.对本品及其它哺乳动物细胞衍生物过敏者,对人血清白蛋白过敏者。
3.本品或其他红细胞生成素蛋白药物治疗后出现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患者。

4.合并感染者,宜控制感染后再使用本品。

【注意事项】:

1、本品不适用于:
(1)接受激素药物、生物制品或放疗的肿瘤患者,除非这些患者还接受合并骨髓抑制化疗;

(2)当预期结局为治愈的接受骨髓抑制化疗的肿瘤患者;

(3)贫血可通过输血进行控制的接受骨髓抑制化疗的肿瘤患者;

(4)在需要立即纠正贫血的患者中,本品不能作为红细胞输注的替代治疗;
(5)由其他因素(如:铁或叶酸缺乏、溶血或胃肠道出血)引起的肿瘤患者的贫血。
2、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在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癌、淋巴癌和宫颈癌患者中使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可缩短患者的生存期和/或增加肿瘤进展或复发的风险。为降低风险,应使用可避免红细胞输注的最小剂量。

3、下列患者应慎重给药

1)有心肌梗塞、肺梗塞、脑梗塞等疾病的患者,或者是有这些病史而可能引起血栓栓塞的患者(有报告指出给予ESA能引起血液粘稠度升高,有可能加重或诱发血栓栓塞,因此需密切观察)。

在一项CKD患者的对照临床试验中,将高血红蛋白目标值组(13~14g/dL)与低血红蛋白目标值组(9~11.3g/dL)进行对比,在高血红蛋白目标值组中,ESA增加了死亡、心肌梗塞、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管通路血栓形成和其他血栓事件的风险。

当给予ESA使血红蛋白目标水平>11g/dL时,患者发生死亡、严重心血管不良反应和卒中的风险增加,合并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患者应慎用。两周内血红蛋白升高速率超过1g/dL可能会导致上述风险。
在癌症患者的临床对照试验中,ESA增加了死亡和严重心血管不良反应的风险,不良反应包括心肌梗塞和卒中。
2)高血压患者(有些患者在使用ESA后会出现血压升高,有时会出现高血压性脑病)。
3)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
4)有过敏倾向的患者。
5)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中罕见有血卟啉病加重。对血卟啉病思者,应慎用本品。
6)运动员慎用。

4、监测红细胞压积

本品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红细胞压积(用药初期每周一次

【存放条件】:
于2-8℃避光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