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甲磺酸伊马替尼片
【药品名称】:
甲磺酸伊马替尼片
【药品编码】:
Y00000013110
【适 应 症】:

-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Ph+ CML)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

-用于治疗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成人患者;

-联合化疗治疗新诊断的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的儿童患者。

-用于治疗复发的或难治的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的成人患者。

用于以下适应症的安全有效性信息主要来自国外研究资料,中国人群数据有限:

-用于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和/或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EL)伴有FIP1L1-PDGFRα融合激酶的成年患者。

-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MDS/MPD)伴有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受体(PDGFR)基因重排的成年患者。

-用于治疗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ASM),无D816V c-Kit基因突变或未知c-Kit基因突变的成人患者。

-用于治疗不能切除,复发的或发生转移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

-用于Kit(CD117)阳性GIST手术切除后具有明显复发风险的成人患者的辅助治疗。极 低及低复发风险的患者不应该接受该辅助治疗。

【药品规格】:
0.1g(按C29H31N7O计)
【用法用量】:

治疗应由对恶性肿瘤患者有治疗经验的医师进行。

甲磺酸伊马替尼应在进餐时服用,并饮一大杯水,以使胃肠道紊乱的风险降到最小。

通常成人每日一次,每次400mg或600mg,以及日服用量800mg即400mg剂量每天2次(在早上及晚上)。儿童和青少年每日一次或分两次服用(早晨和晚上)。

不能吞咽药片的患者(包括儿童),可以将药片分散于不含气体的水或苹果汁中(100mg片约用50ml,400mg约用200ml)。应搅拌混悬液,一旦药片崩解完全应立即服用。

只要患者持续受益,本品治疗应持续进行。

Ph+ CML患者的治疗剂量

成人

对慢性期患者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推荐剂量为400mg/日,急变期和加速期患者为600mg/日。

对于WBC>50000/µl的CML患者的一线治疗,治疗经验仅限于曾接受过羟基脲治疗的患者。该治疗开始可能需要加上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

没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且如果血象许可,在下列情况下剂量可考虑从400mg/日增加到600mg/日,或从600mg/日增加到800mg/日:任何时间出现了疾病进展、治疗至少3个月后未能获得满意的血液学反应,治疗12个月未获得任何细胞遗传学反应,已取得的血液学和/或细胞遗传学反应重新消失。

3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

目前国内外儿童临床数据有限、需严密监测儿童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必要时及时调整剂量。

本品用于3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的安全有效性信息主要来自国外临床研究数据。

依据成人的剂量,推荐日剂量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340mg/m2(总剂量不超过600mg/日)制订儿童患者的每日推荐剂量,计算所得剂量一般应上下调整至整百毫克,12岁以下儿童的剂量一般应上下调整至整五十毫克。

尚无3岁以下儿童治疗的经验。

Ph+ALL患者的治疗剂量

成人患者

【不良反应】:

安全性总结
伊马替尼在人体临床使用中的总体安全性特征通过伊马替尼超过12年的使用经验进行了总结描述。在临床开发中,大多数患者在治疗的某一时间点会发生不良事件。最常报告的不良事件(>10%)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头痛,消化不良,水肿,体重增加,恶心,呕吐,肌肉痉挛,肌肉骨骼痛,腹泻,皮疹,疲劳和腹痛。这些事件的严重程度均为轻度至中度,且只有2%-5%的患者因发生药物相关性不良事件导致治疗永久性终止。

本品用于Ph+白血病成人患者和儿童患者的安全性特征相似。
在Ph+白血病和实体肿瘤患者间的安全性差异是在Ph+白血病患者中发生骨髓抑制以及在GIST患者中发生GI和肿瘤内出血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较高,并且很可能是由于疾病相关的因素造成的。骨髓抑制,GI不良事件,水肿和皮疹是这两个患者群所常见的。其他GI情况,如胃肠道的梗阻、穿孔和溃疡,似乎多为适应症特异性不良反应。在暴露于伊马替尼后观察到的并且可能与使用本品有因果关系的其它突出不良事件,包括肝毒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低磷血症,严重的呼吸系统不良反应,肿瘤溶解综合征和儿童发育迟缓。
根据这些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根据药品不良反应,在极少数情况下将必须停止用药。

来自临床试验的药物不良反应列表总结
不良反应按MedDRA系统器官分类列出。在各系统器官分类中,药物不良反应按频率排列,发生频率最高的反应排在首位。在各频率分组内,药物不良反应按严重程度降序排列。此外,各药物不良反应的频率类别基于下述规定(CIOMS III):十分常见(≥1/10);常见(≥1/100,<1/10);偶见(≥1/1000,<1/100);罕见(≥1/10,000,<1/1000);十分罕见(<1/10,000),包括个案报告。以下不良反应为CML和GIST临床研究中的发生率。

传染和感染
偶见:带状疱疹、单纯疱疹、鼻咽炎、肺炎1、鼻窦炎、蜂窝组织炎、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泌尿系统感染、胃肠炎、败血症
罕见:真菌感染
血液与淋巴

【禁忌】:

对本药活性物质或任何赋形剂成份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已有报道,本品治疗的患者有明显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少,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在动物实验中显示,c-ABL抑制剂能引起心肌细胞的强烈反应,大鼠的致癌性试验中,已有心肌疾病的报道。因此,对有心血管疾病危险或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应严密监测,应用本品治疗的老年患者或有心脏疾病史的患者,应首先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治疗期间,患者有明显的心衰症状应全面检查,并根据临床症状进行相应治疗。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第一个月宜每周查一次全血象,第二个月每两周查一次,以后则视需要而定(如每2-3个月查一次)。若发生严重中性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应调整剂量(见【用法用量】)。
开始治疗前应检查肝功能(转氨酶、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随后每月查一次或根据临床情况决定,必要时应调整剂量。对轻、中、重肝功能损害患者应监测其血象和肝酶。(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药代动力学】)。肝功能衰竭患者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暴露量可能会增加,肝功损害者慎用本品。严重肝功能衰竭者在认真进行风险-效益比评估后,才能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见【用法用量】)。应谨记GIST患者可能有肝转移,从而增加肝功能的损害。伊马替尼与大剂量化疗药合用时,已观察到一过性的肝毒性,患者转氨酶升高并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化疗合用伊马替尼时,可能引起肝功能不全,要注意监测肝功能(见【不良反应】)。同时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和CYP3A4诱导剂(见【药物相互作用】)可显著降低伊马替尼的总暴露量,因此增加潜在治疗失败的危险。因此应避免甲磺酸伊马替尼与CYP3A4诱导剂合用。甲磺酸伊马替尼与利福平或其它强CYP3A4诱导剂,酮康唑或其他强CYP3A4抑制剂,治疗窗狭窄的CYP3A4底物(如环孢素或匹莫齐特)或治疗窗狭窄的CYP2C9底物(如华法林和其他香豆素衍生物)同时服用时应谨慎(见【药物相互作用】)。
大约有2.5%新诊断CML患者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时发生严重水潴留(胸水、水肿、肺水肿、腹水和浅表浮肿),因此建议定期监测体重。应仔细评价体重的增加,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支持治疗。特别是儿童患者,水潴留可能不出现可以识别的水肿。
体液潴留可以加重或导致心衰,目前尚无严重心衰患者(按纽约心脏学会分类法的Ⅲ~Ⅳ级)临床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经验,有心脏病、心力衰竭风险因素或肾衰竭病史的患者

【存放条件】:
30℃以下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