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名称】:
- 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 【药品编码】:
- Y00000013044
- 【适 应 症】:
为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保证左氧氟沙星及其他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左氧氟沙星只用于治疗或预防已证明或高度怀疑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在选择或修改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时,应考虑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些试验的数据做参考,则应根据当地流行病学和病原菌敏感性进行经验性治疗。
在治疗前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分离并鉴定感染病原菌,确定其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在获得以上检验结果之前可以先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得到检验结果之后再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与此类中的其他药物相同,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时,铜绿假单胞菌的某些菌株可以很快产生耐药性。在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掌握病原菌是否对抗菌药物持续敏感,并在细菌出现耐药性后能够及时发现。
左氧氟沙星口服制剂和注射剂可用于治疗成年人(≥18岁)由下列细菌的敏感菌株所引起的下列轻、中、重度感染。如静脉滴注对患者更为有利时(如患者不能耐受口服给药等)可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
1.医院获得性肺炎
治疗由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粘质沙雷氏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同时应根据临床需要采取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如果已证明或怀疑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建议联合应用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2.社区获得性肺炎
7~14天治疗方案:治疗由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包括多重耐药性菌株(MDRSP*)]、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衣原体、肺炎军团菌或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注:MDRSP(多重耐药性肺炎链球菌)指对下列两种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青霉素(MIC≥2µg/mL),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及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噁唑。
- 【药品规格】:
- 100ml:0.5g
- 【用法用量】:
左氧氟沙星口服制剂和注射剂用于上述感染性疾病(详见适应症)的治疗,通用的用法用量如下所示,但必须结合疾病严重程度由临床医生最终确定。
1.剂量和给药方法
(1)肾功能正常患者中的剂量
左氧氟沙星口服制剂的常用剂量为250mg或500mg或750mg,每24小时口服一次。根据感染情况按照下表(表1)所示服用。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常用剂量为250mg或500mg,缓慢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每24小时静滴一次;或750mg,缓慢滴注,时间不少于90分钟,每24小时静滴一次。根据感染情况按照表1所示使用。
肌酐清除率≥50mL/min时不需调整用量。肌酐清除率<50mL/min时,需调整用量。
表1:肾功能正常患者中的剂量(肌酐清除率≥50mL/min)感染类型1
每24小时剂量
疗程(天)2
医院内肺炎
750mg
7~14
社区获得性肺炎3
500mg
7~14
社区获得性肺炎4
750mg
5
- 【不良反应】:
1.严重的和其他重要的不良反应
- 残留和潜在的不可逆转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周围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肌腱炎和肌腱断裂
- QT间期延长
- 过敏反应
- 其他严重并且有时致命的反应
- 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
- 周围神经病变
- 对血糖的干扰
- 光敏感性/光毒性
- 重症肌无力恶化
- 肝毒性
- 【禁忌】:
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患者禁用。
- 【注意事项】:
1.致残和潜在的不可逆转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周围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已有报告在同一患者的身体不同器官系统同时发生致残和潜在的不可逆转的严重不良反应,通常包括:肌腱炎、肌腱断裂,关节痛,肌痛,周围神经病变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幻觉,焦虑,抑郁,失眠,严重头痛和错乱)这些不良反应可发生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后数小时至数周。任何年龄段的患者,之前没有相关风险因素,均有报告发生这些不良反应。
2.肌腱炎和肌腱断裂
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会使所有年龄阶段患者的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风险增加。这种不良反应最长发生在跟腱,包括Achilles跟腱,并且Achilles跟腱需要手术修补。跟腱断裂可能需要手术修复。也有报道在肩、手部、肱二头肌、拇指和其他肌腱点出现肌腱炎和肌腱断裂。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可发生在开始使用左氟氧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后数小时或数天,或结束治疗后几个月。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可双侧发生。这种风险在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服用皮质类固醇药品患者及肾脏、心脏和肺转移手术的化妆讷河中进一步增加。除了年龄和使用皮质类固醇因素外,另可独立增加肌腱断裂的因素包括剧烈的体力活动、肾功能衰竭以及以前的肌腱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腱炎和肌腱断裂也发生在没有上述风险因素的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患者中。肌腱断裂可发生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结束后;也有报告在治疗结束数月后发生肌腱断裂。在患者发生肌腱疼痛、囊肿包括水肿、炎症或撕裂后,应停止使用本品。在出现肌腱炎或肌腱断裂的迹象后,应建议患者休息,并与医生联系,换用非喹诺酮类药物。有肌腱炎疾病病史或发生过肌腱炎和肌腱断裂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
3.重症肌无力加重
氟喹诺酮类药品,包括左氧氟沙星,有神经肌肉阻断活性,可能加剧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肌无力症状。上市后的严重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和需要通气支持,以及重症肌无力患者与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有关。患有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4.QT间期延长
某些氟喹诺酮类药物
- 【存放条件】:
- 遮光,密闭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