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名称】:
- 泽布替尼胶囊
- 【药品编码】:
- Y00000012991
- 【适 应 症】:
本品为适用于治疗:
1)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
2)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
分别基于一项单臂临床试验的客观缓解率结果给予的附条件批准。本品的完全批准将取决于正在开展中的确证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
3)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
基于一项单臂临床试验的主要缓解率结果附条件批准上述适应症,完全批准将取决于正在开展中的确证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
- 【药品规格】:
- 80mg
- 【用法用量】:
本品须在有血液系统肿瘤治疗经验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应口服给药,每天的用药时间大致固定。应用水送服整粒胶囊,可在饭前或饭后服用。请勿打开、弄破或咀嚼胶囊。如果未在计划时间服用本品,患者应在相邻服药间隔至少 8 小时基础上尽快服用,并在后续恢复正常用药计划。请勿额外服用本品以弥补漏服剂量。
推荐剂量为每日口服总剂量为320mg,给药方案为每次 160 mg(2 粒 80 mg 胶囊),每日两次,直到发生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与 CYP3A 抑制剂或诱导剂联合给药时的剂量调整
与 CYP3A 抑制剂或诱导剂联合给药时的剂量调整见表 1(参见【药物相互作用】和【药代动力学】)。
表 1:与 CYP3A 抑制剂或诱导剂联合给药时的剂量调整
1 参见【用法用量】出现不良反应时的剂量调整部分
停止使用 CYP3A 抑制剂后,恢复本品剂量调整前用量(参见【用法用量】推荐剂量及肝功能损伤患者剂量调整部分和【药物相互作用】)。
出现不良反应时的剂量调整
剂量调整建议见表 2。
1 通过口服药物得到充分控制的高血压或无症状的实验室检查异常除外;提示存在肝或肾功能障碍的实验室检查异常不视为无症状的实验室检查异常
无症状的淋巴细胞增多不应视为不良反应,出现此事件的患者应继续服用本品。
特殊人群用药
- 【不良反应】:
以下不良反应的详细内容请参见说明书【注意事项】。
·出血
·血细胞减少症
·感染
·乙肝病毒再激活
·第二原发恶性肿瘤
·心律失常
·肿瘤溶解综合征
临床试验经验
由于临床试验是在各种不同条件下进行的,在一项药物的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能直接与另一项药物的临床试验中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且可能并不反映实践中观察到的发生率。
安全性特性总结
安全性特性基于六项单药临床试验中779例接受泽布替尼治疗的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的汇总数据,这些临床试验包括一项1期临床研究(BGB-3111-1002)、一项1/2期临床研究(BGB-3111-AU-003)、三项2期研究(BGB-3111-205、BGB-3111-206、BGB-3111-210)以及一项3期临床研究(BGB-3111-302)。
根据六项研究的汇总数据,十分常见的不良反应(≥20%)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上呼吸道感染、贫血、皮疹、骨骼肌肉疼痛以及腹泻。常见的3级或以上不良反应(≥5%)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感染性肺炎以及贫血。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0%,常见为感染性肺(10.0%)。
779例接受泽布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有47例(6.0%)患者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导致治疗终止的常见不良反应为感染性肺炎(1.3%)。236例(30.3%)的患者因不良反应中断给药,导致中断给药的常见不良反应为感染性肺炎(5.9%)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4%)。41例(5.3%)的患者出现导致剂量降低的不良反应,导致剂量降低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1.0%)。
下表3所示为六项临床研究中报告的泽布替尼单药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表3: 接受泽布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常见不良反应(≥5%)和其中3级及以上不良
- 【禁忌】:
本品禁用于已经对泽布替尼或辅料超敏(如速发过敏和类速发过敏反应)的患者。
- 【注意事项】:
出血
在接受本品单药治疗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曾发生严重出血和致死性出血事件。3.1%的患者发生严重出血事件,其中包括血尿和上消化道出血(各0.4%)。
3.5%的患者发生3级或更高级别的出血事件,其中包括血尿(0.4%)、硬膜下出血(0.3%)、胃肠出血(0.3%)和胸腔积血(0.3%)。52.8%的患者发生任意级别的出血事件,以紫癜/瘀点/青肿和血尿常见(>10%)。分别有0.6%、4.6%和1.3%的患者因出血事件降低本品剂量、暂停给药和终止治疗。
出血事件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
本品可能会增加接受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患者的出血风险,应监测患者的出|亚血迹象。需接受手术的患者,应根据手术类型和出血的风险,进行风险获益评估,考虑在术前和术后暂停本品3-7天。
如发生与治疗有关的3级或3级以上的出血或任何级别的颅内出血时,应永久终止本品治疗。
感染
在接受本品单药治疗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有致死性严重感染(包括细菌、病毒或真菌)和机会性感染的报告。有26.3%患者发生3级或以上级别的感|职染事件,其中最常见的是感染性肺炎(10.1%)。分别有1.5%、16.6%和2.7%的患者发生导致降低本品剂量、暂停给药和治疗终止的感染事件。
对感染高危患者,应考虑对单纯疱疹病毒、耶氏肺孢子虫肺炎和其他感染进行预防治疗。监测和评估患者是否出现发热或其他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并给予相应治疗。
乙肝病毒(HBV)再激活
在本品单药的临床试验中有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1.2%)报告。在这些临床试验中,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已除外。本品对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影响尚不清楚。应在使用本品前明确乙型肝炎病毒状态。若患者目前或既往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建议在开始本品治疗前咨询肝炎专科医师,并依据当地诊疗常规监测管理,以防止乙型肝炎复发。在临床试验中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患者须接受预防性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
血细胞减少症
基于实验室检测结果,在接受本品单药治疗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血细胞减少十分常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贫血,并常见有3级或4级血细胞减少症
- 【存放条件】:
- 密封,30℃以下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