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
【药品名称】: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
【药品编码】:
Y00000012919
【适 应 症】:

适用于既往对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治疗反应不佳的成人和6岁以上儿童慢性免疫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使血小板计数升高并减少或防止出血。

本品仅用于因血小板减少和临床条件导致出血风险增加的ITP患者。

本品适用于既往对免疫抑制治疗缓解不充分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

【药品规格】:
按C25H22N4O4计算25mg
【用法用量】: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应采用能使血小板计数达到并维持≥50*109/L的最低剂量。基于用药后血小板计数的反应进行个体化剂量调整。不得为了使患者血小板计数达到正常而使用本品。在临床研究中,血小板计数通常在本品治疗开始后1-2 周内升高, 在治疗终止后1-2 周内下降。

初始剂量方案

6岁及以上的儿童和成人患者

本品的建议起始剂量为 25mg(按C25H22N4O4计算,以下涉及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剂量的部分均为按C25H22N4O4计算)每日一次。 肝功能损害患者应减量用药。

监测和剂量调整

6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患者

本品治疗开始后,必要时调整剂量使血小板计数达到并维持≥50*109/L,以减少出血的风险。成人患者和12-17岁儿童患者的剂量不得超过每日75mg,6- 11岁儿童患者的剂量不得超过每日50mg。

本品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临床血液学和肝功能检查,并按照表 1 所列的剂量调整方案,根据血小板计数调整本品剂量。

本品治疗期间,应每周评估全血细胞计数(CBC),包括血小板计数和外周血涂片,直至达到血小板计数稳定(至少 4 周血小板计数≥ 50*109/L。此后,应每月检测一次 CBC,包括血小板计数和外周血涂片。

1ITP患者本品的剂量调整

【不良反应】:

临床试验数据

安全性特征概要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成人和儿童患者
使用合并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TRA100773A和B、TRA102537(RAISE)和TRA113765(其中患者暴露于本品(N=403)和安慰剂(N=179))以及已完成的开放标签研究(N=360) TRA108057(REPEAT)、TRA105325
(EXTEND) 和TRA112940的合并数据,评估了本品在既往接受过ITP治疗的成人患者(N=763)中的安全性(参见【临床研究])。患者接受本品最长达8年(在EXTEND研究中),表2为成人ITP研究人群(N=763)的药物不良反应,
在2项研究(N=171)的所有接受治疗的人群中,评估了本品在既往接受过ITP治疗的儿童患者(年龄1-17岁)中的安全性 (参见【临床研究])。PETIT2(TRA115450)是一项2部分、双盲及开放标签,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在研究的随机阶段,患者按2:1随机分组,分别接受本品(n=63) 或安慰剂(n=29) 13周。PETIT (TRA108062)是一项三部分。交叉分组,开放标签及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患者按2:1随机分组,分别接受本品(n=44) 或安慰剂(n=21)7周。成人ITP研究人群中的药物不良反应(表4)也可能在儿童ITP人群中发生,表5为儿童ITP研究人群(N=171)中发生的额外药物不良反应。
在ITP研究中,发现的最重要的严重不良反应为肝毒性和血栓形成/血栓事件。

难治性SAA成人患者

在难治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进行的单臂、开放标签研究(n = 43)评估了本品的安全性,其中11 例患者(26%)治疗 > 6 个月,7 例患者(16%)治疗 >1 年(参见【临床试验】)。表6显示了难治性SAA 研究人群(N= 43)的药物不良反应。

本品最常见(>10%)的药物不良反应为恶心、疲劳、咳嗽、头痛、腹泻、肢体疼痛、头

【禁忌】:

对艾曲泊帕乙醇胺或任何辅料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肝毒性:

本品可引起肝胆实验室检查异常、严重肝毒性和潜在致命性肝损伤。慢性成人和儿童 ITP 受试者接受本品治疗的临床研究中,观察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间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参见不良反应)。临床研究表明,与白人相比,接受本品治疗的 ITP 患者中,亚洲人种更频繁报告肝胆实验室检查异常,符合药物性肝损伤(DILI)筛选标准的亚洲受试者比例高于白人受试者。这些结果大多为轻度(1-2 级),具有可逆性,并且无提示肝功能损害的显著临床症状。对成人慢性 ITP 患者进行的 3 项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安慰剂组 1 名患者和艾曲泊帕乙醇胺组的 1 名患者出现 4 级肝功能检查异常。在慢性儿童ITP患者中开展的2项安慰剂对照Ⅲ期研究中,艾曲泊帕乙醇胺和安慰剂组分别由4.7%和0%的患者报告有ALT≥3*正常值上限(ULN)不良事件。

在单臂II 期单药治疗难治性SAA 研究中, 5%的患者报告同时发生ALT或AST > 3× ULN 伴随总胆红素>1.5× ULN。14%的患者发生总胆红素 >1.5×ULN。

开始本品治疗前,测定血清 ALT、AST 和胆红素水平,剂量调整期间每 2周测定一次,达到稳定剂量后,每月测定一次。本品可抑制 UDP 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1A1 和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参见【药代动力学】),可由此导致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如果胆红素水平升高,应进行胆红素分类检测。应在 3-5 天内复查并评价血清肝功能检查异常。如果证实肝功能异常,则监测血清肝功能检查指标,直至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稳定或者恢复至基线水平。如果肝功能正常患者中的ALT 水平升高≥ 3 x ULN,或治疗前氨基转移酶升高患者中的 ALT 水平升高≥ 3 x基线值(或> 5 x ULN,以较低者为准),并发生以下 ALT 改变情况,则应终止本品治疗:
• 进展性,或
• 持续≥4 周,或
• 伴直接胆红素升高,或
• 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症状或肝

【存放条件】:
30°C以下保存,避免儿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