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名称】:
-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 【药品编码】:
- Y00000012627
- 【适 应 症】:
转移性乳腺癌
适用于治疗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 6 个月内复发的乳腺癌。除非有临床禁忌症,既往化疗中应包括一种蒽环类抗癌药。
胰腺癌
适用于联合吉西他滨作为转移性胰腺癌的一线治疗。
- 【药品规格】:
- 100mg
- 【用法用量】:
转移性乳腺癌
对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建议使用剂量 260 mg/m2, 静脉滴注 30 分钟,每 3 周给药一次。
转移性胰腺癌
推荐剂量为 125 mg/m2 静脉滴注 30~40 分钟,随后立即给予吉西他滨 1000mg/m2 静脉滴注 30~40 分钟,每周期的第 1、8 和 15 天给药,每 28 天为一个治疗周期。
降低剂量/暂停使用:
转移性乳腺癌
由于开展临床试验的条件差异很大,试验中所观察到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能与其他药物 的临床试验中所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直接比较,也许无法反映实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单独使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为脱发、 中性粒细胞减少、感觉神经毒性、心电图异常、疲乏/乏力、肌肉痛/关节痛、AST水平升高、碱性 磷酸酶水平升高、贫血、恶心、感染和腹泻。
在一项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胰腺癌的随机开放性试验中,注射用紫 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最常见(≥20%)和选定(发生率高≥ 5%)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疲 乏、周围神经病变、恶心、脱发、外周水肿、腹泻、发热、呕吐、食欲下降、皮疹和脱水。注射 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最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1%)为发热(6%)、脱水(5%)、 肺炎(4%)和呕吐(4%)。导致永久停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周围 神经病变(8%)、疲乏(4%)和血小板减少症(2%)。导致使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剂 量减少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0%)和周围神经病变(6%)。导致注射用紫杉 醇白蛋白结合型给药中断或延迟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6%)、血小板减少症 (12%)、疲乏(8%)、周围神经病变(15%)、贫血(5%)和腹泻(5%)。
治疗前如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低于 1500/mm3,不应给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治疗。
对紫杉醇或人血白蛋白过敏的患者,禁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 【注意事项】:
血液学:骨髓抑制(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剂量依赖性和剂量限制毒性。临床试验中, 有 34%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和 38%的胰腺癌患者出现 3~4 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
通过频繁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查对骨髓毒性进行监测,包括第 1 天(转移性乳腺癌)、第 1、8 和 15 天(胰腺癌)给药前,治疗前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ANC)低于 1500/mm3,不应给药。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在患者中性粒细胞数恢复至 >1500/mm3且血小板数 >100,000/mm3时,可继 续每 3 周一次给药。治疗期间如出现重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低于 500/mm3达 7 日或更长时间),应在后续治疗时降低给药剂量(见【用法用量】)。
对于胰腺腺瘤患者,如果疗程第 1 天 ANC 少于 500 个细胞/mm3或血小板少于 50,000 个细胞/mm3, 则暂停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和吉西他滨,如果 ANC 少于 1500 个细胞/mm3或血小板计数少于 100,000 个细胞/mm3,则延迟开始下一个疗程。如果推荐继续治疗,以适当减少的剂量重新开始治疗 (见【用法用量】)。
- 【存放条件】:
- 避光,常温(10~30℃)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