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阿昔替尼片
【药品名称】:
阿昔替尼片
【药品编码】:
Y00000012607
【适 应 症】:

阿昔替尼用于既往接受过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或细胞因子治疗失败的进展期肾细胞癌(RCC)的成人患者。

【药品规格】:
1mg
【用法用量】:

有肿瘤治疗经验的医生才可使用阿昔替尼治疗。
推荐剂量
阿昔替尼推荐的起始口服剂量为5mg每日两次(下文称BID)。阿昔替尼可与食物同服或在空腹条件下给药,每日两次给药的时间间隔约为12小时(见【药代动力学】)。阿昔替尼应用一杯水整片吞服。
只要观察到了临床获益,就应继续治疗,或直至发生不能接受的毒性,该毒性不能通过合并用药或剂量调整进行控制。
如果患者呕吐或漏服一次剂量,不应另外服用一次剂量。应按常规服用下一次处方剂量。
剂量调整指南
建议根据患者安全性和耐受性的个体差异增加或降低剂量。
在治疗过程中,满足下述标准的患者可增加剂量:能耐受阿昔替尼至少两周连续治疗、未出现2级以上不良反应(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不良事件常见术语标准[CTCAE])、血压正常、未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当推荐从5mg BID开始增加剂量时,可将阿昔替尼剂量增加至7mg BID,然后采用相同标准,进一步将剂量增加至10mg BID。
在治疗过程中,一些药物不良反应的治疗可能需要暂停或永久中止阿昔替尼给药,或降低阿昔替尼剂量(见【注意事项】)。如果需要从5mg BID开始减量,则推荐剂量为3mg BID。如果需要再次减量,则推荐剂量为2mg BID。
合用CYP3A4/5强效抑制剂:应避免合用CYP3A4/5强效抑制剂(比如:酮康唑、伊曲康唑、克拉霉素、阿扎那韦、茚地那韦、奈法唑酮、奈非那韦、利托那韦、沙奎那韦、泰利霉素、伏立康唑)。建议选择无CYP3A4/5抑制潜能或有CYP3A4/5微弱抑制潜能的药物作为替代的合用药物。尽管尚未在接受CYP3A4/5强效抑制剂的患者中进行阿昔替尼剂量调整的研究,但如果必须与CYP3A4/5强效抑制剂合用,建议将阿昔剂量减半,因为预计降低剂量后,阿昔替尼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将调整至不与抑制剂合用的AUC范围内。可根据患者安全性和耐受性的个体差异增加或降低随后剂量。如果停止与强效抑制剂合用,应将阿昔替尼剂量恢复至(当经过3-5个抑制剂半衰期后)开始CYP3A4/5

【不良反应】:

下列有临床意义的重要风险将在说明书的其他章节中讨论(见【注意事项】):

• 高血压和高血压危象(见【注意事项】)

• 动脉血栓栓塞事件(见【注意事项】)

• 静脉血栓栓塞事件(见【注意事项】)

• 出血(见【注意事项】)

• 心力衰竭(见【注意事项】)

• 胃肠穿孔和瘘管形成(见【注意事项】)

• 甲状腺功能不全(见【注意事项】)

• RPLS(见【注意事项】)

• 蛋白尿(见【注意事项】)

• 肝酶升高(见【注意事项】)

• 肝损伤(见【注意事项】)。
临床试验经验
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患者和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的中位治疗时间分别为6.4个月(范围:0.03-22.0)和5.0个月(范围:0.03-20.1)。199/359例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患者(55%)和220/355例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62%)由于不良事件需要调整剂量或暂缓治疗。34/359例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患者(9%)和46/355例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13%)由于不良反应永久停药。
阿昔替尼治疗最常见(≥20%)的不良反应为腹泻、高血压、疲乏、食欲减退、恶心、发声困难、掌跖红肿疼痛(手足)综合征、体重减轻、呕吐、乏力和便秘。≥10%的接受阿昔替尼或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报告的不良反应见表1。

因为临床试验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实施,因此一种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能与另一种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直接比较,并且可能不能反映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单药治疗研究的 715 例患者中评价了阿昔替尼的安全性,其中包括 537 例晚期RCC患者。所述数据反映了参加一项与索拉非尼相比的随机临床研究的359例晚期RCC患者服用阿昔替尼的安全性(见【临床试验】)。

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患者和接受

【禁忌】:

对阿昔替尼或任何辅料过敏。

【注意事项】:

    应在开始阿昔替尼治疗之前和治疗期间定期监测下列特定安全性事件。
高血压和高血压危象
    在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RCC患者对照临床研究中,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145/359例患者(40%)和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103/355例患者(29%)报告高血压。在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56/359例患者(16%)和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39/355例患者(11%)中观察到3/4级高血压。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2/359例患者(<1%)报告高血压危象,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未报告高血压危象。高血压(收缩压>150mmHg,或舒张压>100mmHg)的中位发生时间在开始阿昔替尼治疗后1个月内,并且在开始阿昔替尼治疗后4天就观察到血压升高。可采用标准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1/359例患者(<1%)因高血压停止阿昔替尼治疗,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无因高血压停止治疗(见【不良反应】)。
    在开始阿昔替尼治疗前,应控制好血压。应监测患者高血压出现情况,同时按需给予标准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如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仍存在持续性高血压,应降低阿昔替尼剂量。如果同时给予抗高血压药物并降低阿昔替尼剂量仍出现严重且持续性高血压,应停用阿昔替尼,一旦患者血压正常即重新开始给予较低剂量的阿昔替尼。如果出现高血压危象证据,应考虑停药。如果中断阿昔替尼给药,应监测接受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患者是否出现低血压(见【用法用量】)。
    如果怀疑存在可能与轻至重度高血压有关的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RPLS(见下),则应考虑进行诊断性脑部磁共振成像。
动脉血栓栓塞事件
    在临床试验中,已报告包括死亡在内的动脉血栓栓塞事件。在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RCC患者对照临床试验中,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4/359例患者(1%)和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4/355例患者(1%)报告3/4级动脉血栓栓塞事件。在接受阿昔替尼治疗的359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1%)报告致死性脑血管意外。

【存放条件】:
30℃以下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