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注射用达托霉素
【药品名称】:
注射用达托霉素
【药品编码】:
Y00000012535
【适 应 症】:

为了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保证本品和其它抗菌药物的有效性,本品应用于治疗已证明的或基于临床资料可推断由对本品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
在治疗前应获取适当的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查,以便分离和鉴定感染病原菌,并确定其对达托霉素的敏感性。
在获得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后,应考虑选择或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如果没有上述试验数据做参考,则应根据当地流行病学和病原菌敏感性进行经验性治疗。在等待试验结果时,可以开始经验性治疗。
本品适用于治疗下列感染:
1、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cSSSI):治疗由对本品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甲氧西林耐药菌株)、化脓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及粪肠球菌(仅用于万古霉素敏感的菌株)导致的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2、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甲氧西林敏感和甲氧西林耐药)血流感染(菌血症),以及伴发的右侧感染性心内膜炎。
使用限制:
本品不用于治疗肺炎。
本品不用于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左侧感染性心内膜炎。左侧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中进行的本品临床试验数据表明,本品对这些患者疗效欠佳。尚未在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患者中对本品进行评价。

【药品规格】:
0.5g
【用法用量】:

1、用法
(1)药物的配制
本品包装为一次性西林瓶,每瓶含0.5g达托霉素无菌冻干粉末。本品在静脉给药前必须采用无菌操作技术按以下步骤进行溶解。
-去掉瓶上的聚丙烯瓶盖,暴露胶囊的中间部分。
-通过胶塞中部缓缓将0.9%氯化钠注射液10ml注入本品瓶中,请注意将注射器针头靠在瓶壁上。
-轻轻转动瓶子,确保本品粉末全部浸入。
-将润湿的产品静置10分钟。
-轻转动或晃动瓶子数分钟,直到溶液完全溶解。
需要注意,为了避免产生泡沫,在溶解时,溶解后避免剧烈搅动或晃动瓶子。
溶解后的本品(浓度50mg/ml)可以直接用于2分钟静脉注射给药。
当本品用于30分钟静脉滴注给药时,必须首先按上述步骤溶解,然后在含有0.9%氯化钠注射液的50ml静脉输液袋中采用无菌操作技术进一步稀释。
(2)使用指南
注射剂在使用前需目测检查是否含有颗粒状杂质。
本品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配制静脉给药溶液时必须采用无菌操作技术。稳定性研究显示,溶解的溶液以小瓶保存时,室温下12小时内稳定;而在冰箱(2~8℃)中保存时,48小时内稳定。稀释后的溶液以输液袋保存时,室温下12小时内稳定;在冰箱中保存48小时内稳定。在室温下总保存时间(在小瓶中的复溶溶液及输液袋中的稀释溶液)不超过12小时;在冰箱中总保存时间(在小瓶中的复溶溶液及输液袋中的稀释溶液)不超过48小时。
小瓶装本品仅供一次性使用。
本品可与0.9%氯化钠注射液或乳酸盐化林格注射液联合使用。
本品不得与含右旋糖的稀释液联合使用。
本品不应使用ReadyMED弹性输液泵(Cardinal Health,Inc.)输注。对保存在ReadyMED弹性输液泵中的本品溶液进行稳定性研究时,发现一种杂质(2-巯基苯并噻唑)从泵系统中渗透至本品溶液中。
本品与其他静脉给药药物的相容性数据有限,所以在本品单次使用小瓶中或输液袋中不得加入添加剂和其他药物或通过同一输液管进行给药。如果采用同一输液管连续输注不同的药物,应在输注本品前后以合适

【不良反应】:

以下对本品的速发过敏反应/超敏反应、肌病和横纹肌溶解、嗜酸粒细胞性肺炎、周围神经病变、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不良反应进行了描述,更多描述见【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等项。
由于临床试验是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能直接与其他的药物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且未必能反映实际医疗情况下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临床试验的经验
本品临床试验中入组的1,864名患者接受本品的治疗,1,416名患者接受对照药的治疗。
(1)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试验
在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cSSSI)Ⅲ期临床试验中,本品治疗组有15/534(2.8%)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中止用药,而对照组有17/558(3.0%)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中止用药。
按身体各系统,cSSSI(本品4mg/kg)试验中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见表2。
表2.本品cSSSIⅢ期试验中发生率在2%以上且不小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

【禁忌】:

已知对达托霉素有过敏反应的患者禁用本品。

【注意事项】:

1、速发过敏反应/超敏反应

已有报道使用抗菌剂(包括本品)引起可能危及生命的速发过敏反应/超敏反应。如果本品引起过敏反应,应中止给药并采取对症治疗。

2、肌病和横纹肌溶解症

肌病,定义为肌痛或肌无力,伴有肌酸磷酸激酶(CPK)值增加超过正常值上限(ULN)10倍以上。已有使用本品治疗后发生肌病的报道。有报道使用本品治疗的患者出现横纹肌溶解症,部分患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对于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应对其肌痛或肌无力,尤其是肢体远端症状的发展进行监测。对于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应在基线时及其后的每周监测其CPK水平,并且对于最近或伴随使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进行治疗或者使用本品治疗期间CPK升高的患者,应进行更频繁的监测。

对于肾损害的患者,应每周对其肾功能和CPK水平进行更频繁的监测。

在Ⅰ、Ⅱ期临床试验中,当本品给药次数大于每天1次时,CPK升高的几率增加。因此,本品的给药次数不得超过每天1次。

如果患者出现了无法解释的肌病体征和症状并且CPK水平升高>1000U/L(~5×ULN),或者患者出现了明显的CPK水平升高>2000U/L(≥10×ULN)但无症状,应中止使用本品。另外,对于正暂时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应考虑停止使用与横纹肌溶解症相关的药物,例如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见药物相互作用项下“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

3、嗜酸细胞性肺炎

给予本品的患者已报告出现嗜酸细胞性肺炎。在与本品相关的报告病例中,患者出现发热、伴有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的呼吸困难和弥散性肺浸润。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开始给予本品后2至4周出现嗜酸细胞性肺炎,并在中止本品并启动类固醇治疗后改善。已报告重新给予本品后出现嗜酸细胞性肺炎的复发。在给予本品的过程中如出现上述体征和症状的患者应进行快速的医学评价,并立即中止本品。推荐应用全身类固醇治疗。

4、周围神经病变

本品上市后,已经有因其使用而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病例的报道。因此,对于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医生应警惕和监测他们出现神经病变体

【存放条件】:
遮光,密封,在冷处保存。

不良反应

患者(%)

本品4mg/kg

对照药a

(N=534)

(N=558)

胃肠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