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名称】:
-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
- 【药品编码】:
- Y00000012231
- 【适 应 症】: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本药应在症状发生后时间窗内尽可能早期使用。
- 【药品规格】:
- 5mg(50万IU)/支
- 【用法用量】:
用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治疗,一次用量50mg。先将20mg(4支)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后,3分钟内静脉推注完毕,其余30mg(6支)溶于90ml生理盐水,30分钟内静脉滴注完毕。
注意:加入生理盐水后轻轻翻倒1-2次,不可剧烈摇荡,以免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液产生泡沫、降低疗效。
治疗过程中同时使用肝素者,应注意肝素滴注剂量,并监测aPTT值。aPTT值应控制在肝素给药前的1.5~2.5倍为宜。
-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评估基于以下频率进行分类:
非常常见(≥1/10);常见(≥1/100,<1/10);不常见(≥1/1000,<1/100);罕见(≥1/10000,<1/1000);非常罕见(<1/10000);未知(根据现有数据不能进行估算)。
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出血、心脏系统异常、肝功能异常等,其中最常见不良反应是出血。
- 出血
常见:牙龈出血。
不常见:胃肠道出血、呼吸道出血(如咯血、鼻衄、痰中带血等)、皮肤或黏膜出血(如皮肤瘀斑、原有伤口部位出血等) 、穿刺部位出血(如穿刺部位血肿、瘀斑等)、泌尿系统出血(如血尿)、颅内出血。
- 心脏功能异常
不常见: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
罕见:急性心力衰竭、心脏骤停。
- 肝功能异常
不常见:肝功能指标异常(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相关化验指标的升高)。
- 其他
罕见:原因不明的呕吐、排尿困难和腰腹部酸痛症状。
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可能会导致过敏性反应,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皮肤红斑、皮疹和颈部肿胀。一般停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
- 【禁忌】: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不可用于有高危出血倾向者,如:
-近期(30天内)有活动性出血(胃肠道溃疡,咳血,痔疮,便血等)患者;
-三个月内做过手术或活体组织检查,心肺复苏(体外心脏按摩,心内注射,气管插管),不能实施压迫部位的血管穿刺及外伤史;
-控制不满意的高血压(血压≥180/110mmHg)或不能排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有出血性脑卒中和血管栓塞病史者(包括TIA);
-对扩容治疗和血管加压药无反应的休克;
-妊娠、细菌性心内膜炎、二尖瓣病变并有房颤且高度怀疑左心腔内有血栓者;
-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及进展性疾病;
-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者;
-意识障碍患者。
- 【注意事项】:
如同其它溶栓药物,用药时要权衡预期治疗效果和可能出现的危险。例如,老年患者颅内出血危险性增加,而老年患者治疗效益也会增加,因此要权衡治疗利弊。如果出现明显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时,应该停止溶栓治疗,并根据出血情况采取适当的救治措施。
在禁忌症中未曾提及的出血倾向,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的用量不要超过50mg,否则会引起颅内出血的几率增高。另外,重复用药的经验有限。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使用前建议做以下检测,如,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存放条件】:
- 2~8℃避光保存及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