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名称】:
- 米力农注射液
- 【药品编码】:
- Y00000011669
- 【适 应 症】:
适用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短期治疗。
- 【药品规格】:
- 10ml:10mg(以米力农计)
- 【用法用量】:
患者接受本品治疗时应进行心电监护,必须备有抢救心脏事件(包括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的设备。大部分静脉应用米力农的临床经验主要来自于正在使用地高辛和利尿剂的病人,尚无使用米力农超过48小时的临床试验经验。
米力农应按下列标准在给予负荷剂量后,持续静脉滴注(维持剂量):
(1)负荷剂量:50μg/kg,缓慢给药,在10分钟内注入,见表1。
(2)维持剂量静脉滴注,见表2。
表1.根据病人体重(kg)计算的米力农(1mg/ml)负荷剂量(ml)病人体重(Kg)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负荷剂量(ml)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给予负荷剂量可不稀释,但稀释至10或20ml(见维持剂量的稀释)便于观察注射速度。
表2.维持剂量维持剂量 输液速度 一天总剂量
(24小时)最小
标准
- 【不良反应】:
心血管系统:
接受米力农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的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2.1%:室性异位搏动8.5%;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2.8%;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1%:心室颤动0.2%(2例病人有1种以上的心律失常)。
Holter记录证实注射米力农可增加室性异位心律。包括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致命的心律失常并不常发生,并常与一些原有的因素有关,如原有的心律失常、代谢异常(低钾血症)、地高辛浓度异常和插管。
电生理学研究未发现米力农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应用米力农的病人中,有3.8%发生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和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血浆米力农浓度无关。
其它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2.9%)和心绞痛/胸痛(1.2%)。
中枢神经系统:
2.9%应用米力农的病人发生头痛,通常为轻度至中度。
其它作用:
已报道的其它不良反应包括:低钾血症,0.6%;震颤,0.4%;血小板减少,0.4%。曾有支气管痉挛的个案报道。
- 【禁忌】:
对米力农及本品任何成份过敏的病人禁用。
- 【注意事项】:
警告
文献资料显示,在心力衰竭病人的长期(超过48小时)治疗中,无论口服还是连续或间断的静脉输注米力农,都不能显示出很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1088名Ⅲ级和Ⅳ级心力衰竭的病人中进行的长期口服治疗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表明,长期服用米力农不能改善症状,而且还会增加住院和死亡的危险,对有Ⅳ级心力衰竭症状的病人,还显示出特殊的致命性心血管反应的危险。但没有证据表明长期的连续或间断的静脉给药会有同样的危险。
静脉和口服本品会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频率,包括非持续性的室性心动过速。长期口服本品可能增加猝死的风险。因此病人接受本品治疗时,应密切进行心电监护,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室性心律失常。
一般情况:
米力农不能用于严重梗阻性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性疾病,应代之以外科手术解除梗阻。与其他正性肌力药物一样,米力农可能会加重主动脉下肥厚狭窄引起的流出道梗阻。
在接受治疗的高危人群中,可观察到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有些病人注射或口服米力农,可增加室性异位搏动,包括非持续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种药物的应用和合用,可增加充血性心力衰竭本身引起心律失常的潜在危险。应用米力农的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应严密监测。
米力农可轻度缩短房室的传导时间,表明其可能提高那些没有使用洋地黄治疗的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病人的心室率。
米力农治疗过程中,应监测血压和心率,如发现血压过度降低,应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
如果怀疑因使用强利尿剂而导致心脏充盈压显著降低,此时应在监测血压、心率和临床症状的条件下谨慎应用米力农。
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目前尚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米力农的临床研究。在获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该类药物的临床经验之前,不推荐应用。
实验室检查:
体液和电解质:在应用米力农期间应注意监测体液和电解质变化及肾功能。心输出量增高导致多尿,需减少利尿剂的用量。过度利尿引起钾丢失过多,会增加洋地黄化病人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因此,在用米力农前或用药过程中需补钾以纠正低钾血症。
- 【存放条件】:
- 密闭保存,避免冷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