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名称】:
- 注射用兰索拉唑
- 【药品编码】:
- Y00000011636
- 【适 应 症】:
用于口服疗法不适用的伴有出血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应激溃疡、急性胃黏膜损伤。
- 【药品规格】:
- 30mg
-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通常成年人每次30mg, —日2次,疗程不超过7天。一旦患者可以口服药物,应改换为兰索拉唑口服剂型。
临用前用100毫升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静脉滴注,推荐给药时间不少于30分钟。使用时注意:
(1)本品在给药后 3 日之内即可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患者能够口服用药后应改为口服,不可无限制静脉给药。临床试验中,本品目前尚无超过7天的用药经验。
(2)在喷出性或涌出性大量出血、血管暴露等危险性大的情况下,应先采用内窥镜下止血措施。
(3)溶解后应尽快使用,勿保存。由于可能出现变色和沉淀,因此,避免与 0.9% 氯化钠注射液或 5% 葡萄糖注射液以外的液体和其他药物混合静滴。
(4)使用本品时应使用专用的输液器,不得与其他药物共用。万不得已需要通过其他药物的输液器侧管给予本品时,应停止输注其他药物,并在本品给药之前和之后用 0.9% 氯化钠注射液或 5%葡萄糖注射液冲管。
(5)本品静滴使用时应配有孔径为 1.2um 的过滤器,以便去除输液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沉淀物。这些沉淀物有可能引起小血管栓寨而产生严重后果。
- 【不良反应】:
注射用兰索拉唑的国内临床研究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困倦、纳差、腹部不适、腹泻、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下降、肾功能异常、输液局部轻度刺激反应、过敏、皮疹。
美国4个临床试验中有161名患者使用注射用兰索拉唑,超过1%的不良反应有恶心(1.3%)、头痛(1%)、注射部位痛感(1%);低于1%的不良反应有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呕吐、头晕、感觉异常、味觉异常、皮疹和血管扩张。未见与口服给药不同的不良反应。
日本221例受试者使用注射用兰索拉唑的临床研究资料报告,发生31例(14.0%)临床实验室检查值异常,主要为ALT升高(6.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5.7% )、乳酸脱氢酶(LDH)升高(2.0%)、γ- 谷氨酰转酶酶(γ-GGT)升高 (1.5%)等。
日本注射用兰索拉上市后监测中,1142 例患者中有35 例(3.1%)出现包括实验室检查异常在内的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肝功能异常、肝损伤、发热和白细胞减少(各0.3%)。
1、治疗时应密切观察,如有下列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处理。(1)速发过敏反应(全身皮疹、面部水肿、呼吸困难等 ),休克。
(2)全血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
(3)伴有黄疸、AST和 ALT 升高等重度肝功能障碍。
(4)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皮肤粘膜眼综合症(Stevens-Johnson 综合征)。
(5)间质性肺炎: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呼吸音异常(捻发音)等时,应迅速停药,实施胸部X 线检查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等适当的处理。
(6)间质性肾炎:由于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应注意监测肾功能(血尿素氮,血肌醉等 )。
(7) 视觉损害
2.其他的不良反应:
医院地址: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中州中路288号技术支持 :铭成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