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注射用美罗培南
【药品名称】:
注射用美罗培南
【药品编码】:
Y00000011630
【适 应 症】:

美罗培南适用于成人和儿童由单一或多种对美罗培南敏感的细菌引起的感染:肺炎(包括院内获得性肺炎)、尿路感染、腹腔内感染、妇科感染(如子宫内膜炎和盆腔炎)、皮肤软组织感染、脑膜炎、败血症。

经验性治疗,对成人粒细胞减少症伴发热患者,可单独应用本品或联合抗病毒药或抗真菌药使用。

美罗培南单用或与其它抗微生物制剂联合使用可用于治疗多重感染。

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原发性、继发性免疫缺陷的婴儿患者,目前尚无本品的使用经验。

【药品规格】:
0.25g
【用法用量】:

用法:美罗培南静脉推注的时间应大于5分钟,静脉滴注时间大于15~30分钟。美罗培南推注时,应使用无菌注射用水配制(每5ml含250mg本品),浓度约50mg/ml。

美罗培南可使用下列输液溶解: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用量:

成人:给药剂量和时间间隔应根据感染类型、严重程度及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推荐日剂量如下:

肺炎、尿路感染、妇科感染(如子宫内膜炎)、皮肤或软组织感染,每8小时给药一次,每次500mg,静脉滴注。

院内获得性肺炎、腹膜炎、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的合并感染、败血症的治疗,每8小时给药一次,每次1g,静脉滴注。

脑膜炎患者,推荐每8小时给药一次,每次2g,静脉滴注或推注。

肾功能不全成人的剂量调整:

肝酐清除率<51ml/min病人按下面的规定减少剂量。

注意:
配制好静脉点滴注射液后应立即使用,使用前,先将溶液振荡摇匀。如有特殊情况需放置,仅能用生理盐水溶解,室温下应于6小时内使用(本药溶液不可冷冻)。     

【不良反应】:

○感染
日本上市前的临床研究2683例中有47例(1.8%)出现不良反应,以及399例(14.9%)发生了实验室检查的异常。主要为ALT(GPT)升高(7.9%:203例/2573例)、AST(G0T)升高(6.9%:178例/2573例)、嗜酸粒细胞数量增多(3.5%:82例/2345例)。
在日本进行的上市后使用情况调查中,调查总例数5242例中有567例(10.8%)出现包括实验室检查异常在内的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ALT(GPT升高(3.3%:174件)AST(GOT)升高(3.0%:155件)等。
上市后实际临床使用调查(1日给药量超过2g)的382例中有73例(19.1%)出现了包括实验室检查异常在内的不良反应。主要的不良反应有肝功能异常(4.5%:17件)、ALT (GPT)升高(4.5%:17件)、AST(GOT)升高(4.5%:17件)等。
在日本进行的增加儿童用法用量的临床试验中,52例中23例(44.2%)出现了包括实验室检查异常的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ALT(GPT)升高(26.9%:14件)、AST(G0T)升高(17.3%:9例)等。
儿童的上市后实际临床使用调查的1210例中有173例(14.3%)出现了包括实验室检查异常在内的不良反应。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肝功能异常(6.0%:72件)、AST(G0T)升高(2.7%:33件)、ALT(GPT)升高(2.6%:31件)等。
在研究化脓性脑膜炎(成人)患者用法用量的临床试验中(5例),有5例出现了包括实验室检查异常在内的不良反应。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肝功能异常(4例)。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截至批准前的日本国内临床试验(成人以及儿童)107例中有50例(46.7%),出现了包括实验室检查异常在内的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有,肝功能异常(9.3%:10例、ALT(GPT)升高(8.4%:9例)、腹泻(6.5%:7例)ASTC0T升高(47%:5例)等。
上市后实际临床使用调查(成人以及儿童)的1191例中有187例,(15.7%)出现了包括实验室检查异常在内的不良反应。主要的不良反应有ALT(GPT)升高(5.3%:63件)、AST (G0T)升高

【禁忌】:

1.对本品成份及其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2.使用丙戊酸的病人禁用。

【注意事项】:

1一般注意事项
(1)对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类或其他B-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既往过敏史的患者也可能对美罗培南出现过敏反应。本品与所有B-内酰胺类抗生素同样,极少报告出现过敏反应(但严重时可致死)。因此,在使用本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去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过敏史。
若对本药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作相应处理。

(2)本人或父母、兄弟姐妹中有支气管哮喘、皮疹、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患者。
(3)有严重肾脏疾病的忠者,参考“用法用量”“药代动力学”。
(4)严重肝脏疾病的患者,有可能加重肝脏疾病。
(5)老年患者,参考“老年用药”。

(6)进食不良的患者或非经口营养的患者、全身状况不良的患者,有可能引起维生素K 缺乏症状。
(?7)有癫痫史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患者,发生惊厥、意识水平下降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可能性增加。
(8)化脓性脑膜炎的患者,因疾病本身的过程以及药物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容易发生惊既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重要注意事项

(1)由于没有准确预知本药引起休克、速发过敏反应等的方法,所以应采用以下措施:
1)给药前应充分问诊,特别是确认有无抗生素等过敏史

2)给药时应做好过敏休克的急教等准备。

3)给药开始至给药结束期间、使感者保特安静状态,并密切观察。龙其是给药开始后阶段应密切观察。

(2)给药后第3-5天应特别注意观察皮疹等不良反的发生情况、症状出现时。采取改用其他药物等适当措施。继续给药时,也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3)使用本药前未能确定细菌敏感性时,应在给药开始后第3天确定其对本药是否敏感,然后判断使用本药是否适当。当细菌对本药不敏感时,应立即改用其他药物。

(4)根据患者情况,在不得已的情下未确定病原菌便开始使用本药时,若数日内病情未见好装,应采取改用其他药物等适当措施。继续给药时,也应随时观察症状好转情祝,不得随意长期给药。

(5)根据患者情况需要连续给药7天以上时,

【存放条件】:
密闭,常温(10~30℃)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