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别嘌醇片
【药品名称】:
别嘌醇片
【药品编码】:
Y00000001781
【适 应 症】:

本品适用于:
1.患有原发性或继发性痛风(急性发作,痛风石,关节破坏,尿酸结石和/或肾病)的患者。

2.接受治疗的白血病,淋巴瘤和恶性肿瘤患者服用后会导致血清和尿酸水平升高。当尿酸过量产生的可能性不再存在时,应停止使用本品。
3.对复发性草酸钙结石患者的治疗,男性患者每日尿酸排泄量超过800mg,女性患者每日尿酸排泄量超过750mg。应首先仔细评估此类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定期进行重新评估,以确定每种情况下治疗是有益的,并且益处大于风险。
不推荐用于治疗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

【药品规格】:
0.1g
【用法用量】:

口服。
1.成人常用量:初始剂量一次50mg(半片),一日1~2次,每周可递增50~100mg(半片~1片),至一日200~300mg(2片~3片),分2~3次服。每2周测血和尿尿酸水平,如已达正常水平,则不再增量,如仍高可再递增。但一日最大量不得大于600mg(6片)。
2.儿童治疗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常用量:6岁以内每次50mg(半片),一日1~3次;6~10岁,一次100mg(1片),一日1~3次。剂量可酌情调整。

【不良反应】:

据国外文献报道
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皮肤过敏反应可能很严重,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因此,如果出现皮疹,应立即停药。一些反应最严重的患者也有发烧、发冷、关节痛、胆汁淤积性黄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轻度白细胞增多或白细胞减少等症状。在55例接受本品治疗3至34个月 (平均大于1年)的痛风患者中,观察到3%的患者发生了一种药物反应,主要是瘙痒性斑丘疹皮疹,有时是鳞状或剥脱性。然而,根据目前的用法,观察到皮肤反应的频率低于1%,对这种频率减少的解释并不明显。在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皮疹的发生率可能增加。据报道,与本品同时接受氨苄青霉素或阿莫西林治疗的患者皮疹的发生率会增加。

【禁忌】:

对本品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明显血细胞低下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不能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炎症症状,不能作为抗炎药使用。因为本品促使尿酸结晶重新溶解时可再次诱发并加重关节炎急性期症状。
2.本品必须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炎症症状消失后(一般在发作后两周左右)方开始应用。
3.服药期间应多饮水,并使尿液呈中性或碱性以利尿酸排泄。
4.本品用于血尿酸和24小时尿尿酸过多,或有痛风石、或有泌尿系结石及不宜用促尿酸排出药者。
5.本品必须由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至有效量维持正常血尿酸和尿尿酸水平,以后逐渐减量,用最小有效量维持较长时间。
6.与排尿酸药合用可加强疗效,有助于防止尿酸盐的肾脏沉淀。不宜与铁剂同服。
7.用药前及用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血尿酸及24小时尿尿酸水平,以此作为调整药物剂量的依据。
8.有肾、肝功能损害者及老年人应谨慎用药,并应减少一日用量。
9.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

10. 如果出现任何皮肤反应或其他超敏反应体征应当立即停药,及时到皮肤科诊治;有肾或肝损害的应减少剂量;肾功能不全者应按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11.避免在本品治疗的影响下形成黄嘌呤结石。

12.在继发性肿瘤疾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中观察到与本品给药相关的肾功能衰竭。在服用本品后肾功能不全增加的患者中存在多发性骨髓瘤和充血性心肌病等并发症。肾功能衰竭也常与痛风性肾病相关,很少出现与本品相关的超敏反应,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孟肾炎后出现临床痛风的患者中观察到白蛋白尿。

13.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在开始治疗阶段需要降低剂最,并且密切观察。在肾功能严重衰竭或尿酸清除率降低的患者中,血浆中的羟嘌醇的半衰期大大延长。因此,每天100mg或每周两次300mg或更少的剂量足以维持足够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以降低血清尿酸盐水平。

14.据报道接受本品的患者出现骨髓抑制情况,其中大多数患者接受了可能引起这种反应的伴随药物。这种情况最早发生在本品治疗开始后6周,最长达6年。患者单独服用本品时,很少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种或多种细胞系的骨髓抑制。

【存放条件】:
遮光,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