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名称】:
- 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
- 【药品编码】:
- Y00000001665
- 【适 应 症】:
本品用于治疗由特定微生物敏感株引起的下列感染:
院内获得性肺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和耐药的菌株)或肺炎链球菌引起 的院内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包括伴发的菌血症,或由金黄 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未并发骨髓炎的糖尿病足部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 菌(甲氧西林敏感和耐药的菌株)、化脓性链球菌或无乳链球菌引起的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 织感染。尚无利奈唑胺用于治疗褥疮的研究。
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或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
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感染,包括伴发的菌血症。
为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确保利奈唑胺及其他抗菌药物的疗效,利奈唑胺应仅用于治疗已确 诊或高度怀疑敏感菌所致感染。如可获得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结果,应当考虑据此选择或 调整抗菌治疗。如缺乏这些数据,当地的流行病学资料和药物敏感性状况可能有助于经验性 治疗的选择。
在对照临床研究中,对于应用利奈唑胺制剂超过 28 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进行评价。
利奈唑胺不适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如确诊或疑诊合并革兰阴性菌感染,立即开始 针对性的抗革兰阴性菌治疗十分重要(见警告)。
- 【药品规格】:
- 300ml:600mg
- 【用法用量】:
-
MRSA 感染的成年患者应采用利奈唑胺 600mg 每 12 小时一次进行治疗。
在有限的临床经验中,6 例儿童患者中的 5 例(83%), 利奈唑胺对其感染的革兰阳性病 原体的最低抑菌浓度为 4μg/ml, 经利奈唑胺治疗后临床痊愈。然而,与成人相比,儿童患者 的利奈唑胺清除率和全身药物暴露量(AUC)的变化范围更宽。当儿童患者的临床疗效未达 到最佳时,尤其是对于利奈唑胺最低抑菌浓度为 4μg/ml 的病原体,在做疗效评估时应考虑其 较低的全身暴露药量、感染部位及其严重程度以及其基础疾病(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 群、儿童和【儿童用药】)。
在对照临床研究中,研究方案所设定的治疗所有感染的疗程均为 7 至 28 天。总的疗程由 治疗医生根据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及病人对治疗的反应而制定。
当从静脉给药转换成口服给药时无需调整剂量。对起始治疗时应用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 液的患者,医生可根据临床状况,予以利奈唑胺片剂或口服混悬液继续治疗。
静脉给药
利奈唑胺葡萄糖静脉注射剂为单剂量使用的即用型输液袋。静脉给药时,应在使用前目 测微粒物质。用力挤压输液袋以检查细微的渗漏。鉴于无菌状况可能受损害,若发现有渗漏 应丢弃溶液。
利奈唑胺葡萄糖静脉注射剂应在 30 至 120 分钟内静脉输注完毕。不能将此静脉输液袋串 联在其它静脉给药通路中。不可在此溶液中加入其它药物。如果利奈唑胺葡萄糖静脉注射需 与其它药物合并应用,应根据每种药物的推荐剂量和给药途径分别应用。丢弃未使用的部分。 尤其应注意,利奈唑胺葡萄糖静脉注射剂与下列药物通过 Y 型接口联合给药时,可导致物理 性质不配伍。这些药物包括:二性霉素 B、盐酸氯丙嗪、安定、喷他脒异硫代硫酸盐、红霉 素乳糖酸脂、苯妥英钠和
- 【不良反应】:
因为开展临床试验的条件各不相同,在某种药物的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率不能 与另一种药物在临床试验中的不良反应率直接比较,并且可能无法反映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 的不良反应率。
成年患者
在疗程最长达 28 天的 7 个 III 期阳性药物对照临床研究中,入选了 2046 例患者以评价利 奈唑胺的安全性。
在治疗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uSSSI)的患者中,25.4%的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和 19.6%的使用对照药物的患者至少出现一起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对于所有其它适应症, 20.4%的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和14.3%的使用对照药物的患者至少出现一起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
在这些研究中,按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统计,85%的利奈唑胺不良事件为轻至中度。表 2 为发生率超过 2%的不良事件。利奈唑胺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腹泻(不同研究中发生率为 2.8%至 11.0%),头痛(不同研究中发生率为 0.5%至 11.3%)和恶心(不同研究中发生率为 3.4% 至 9.6%)。
其它在 II 期和 III 期研究中报告的不良事件包括:口腔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高血压、 消化不良、局部腹痛,瘙痒症、舌变色。
表 3 为不同剂量利奈唑胺的阳性药物对照临床研究中,成年患者中随治疗出现的发生率 大于 1%的具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不良事件。
表 3. 利奈唑胺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研究中,成年患者中治疗出现的 发生率大于 1%的不良反应
在治疗 u
- 【禁忌】:
本品禁用于已知对利奈唑胺或本品其他成分过敏的患者。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正在使用任何能抑制单胺氧化酶 A 或 B 的药物(如:苯乙肼、异卡波肼)的患者,或两 周内曾经使用过这类药物的患者不应使用利奈唑胺。
引起血压升高的潜在相互作用
除非能够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血压升高进行监测,否则利奈唑胺不应用于存在以下潜在 临床状况或同时使用以下类型药物的患者:
- 高血压未控制的患者、嗜铬细胞瘤、类癌、甲状腺机能亢进、双相抑郁、分裂情感性精 神障碍或处于急性意识模糊状态的患者
- 使用以下任何药物的患者: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5-羟色胺 5-HT1 受体激动剂(曲普坦类)、直接或间接拟交感神经药物(包括肾上腺素支气管扩张药、 伪麻黄碱和去甲麻黄碱)、血管加压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类药 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哌替啶或丁螺环酮(见【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
动物数据表明,利奈唑胺及其代谢产物可进入乳汁,因此使用本品治疗之前和期间应 停止哺乳(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与 5-羟色胺类药物潜在的相互作用
除非密切观察患者 5-羟色胺综合征的体征和/或症状,否则利奈唑胺不应用于类癌综合征 的患者和/或使用任何以下药物的患者: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5-羟色胺 5-HT1 受体激动剂(曲普坦类药物)、哌替啶或丁螺环酮(见【注意事项】、一般注意事项和 【药物相互作用】)
- 【注意事项】:
为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并确保本品和其他抗菌药物的疗效,利奈唑胺应该仅用于治疗 或预防已经证实或者高度怀疑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警告
在应用利奈唑胺的患者中有出现骨髓抑制的报道(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 少和血小板减少)。在已知转归的病例中,停用利奈唑胺后血象指标可以上升并回复到治疗前 的水平。出现这些影响的风险似乎与疗程有关。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老年患者出现血恶液质 的风险高于年轻患者。血小板减少在严重肾功能不全(无论是否正在接受透析)患者中更常 见。
对应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应每周进行全血细胞计数的检查,尤其是那些用药超过两周,或 用药前已有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 或合并应用可降低血红蛋白水平、 抑制白细胞计数、对血小板计数或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能导致骨髓抑制的其他药物,患有严 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接受治疗 10-14 天以上的患者或患慢性感染既往或目前合并接受其他 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只有在可以密切监测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的情况 下这些患者才能使用利奈唑胺。
对发生骨髓抑制或骨髓抑制发生恶化的患者应考虑停用利奈唑胺治疗。除非绝对有必要 继续治疗,在此情况下应更频繁地监测血细胞计数并采取适当的处理策略。
此外建议,应每周监测接受利奈唑胺的患者的全血细胞计数(包括血红蛋白水平、血小 板、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不论其基线血细胞计数情况如何。
在同情性使用研究中,利
- 【存放条件】:
- 避光,密封,在15-30℃保存。避免冷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