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名称】:
- 布林佐胺滴眼液
- 【药品编码】:
- Y00000001407
- 【适 应 症】:
适用于下列情况降低升高的眼压:
高眼压症
开角型青光眼
可以作为对β阻滞剂无效,或者有使用禁忌症的患者单独的治疗药物,或者作为β阻滞剂的协同治疗药物。
- 【药品规格】:
- 5ml:50mg(1%)
- 【用法用量】:
当作为单独或者协同治疗药物时,其使用剂量是往患眼结膜囊内滴入1滴派立明每天两次。有些患者每天三次时效果更佳。通常推荐在点药后压迫鼻泪道或者是轻轻闭上眼睛。这样可以减少眼部应用时全身的吸收剂量,从而减少全身副作用。
当用派立明替代另外一种抗青光眼药物时,停用该药物,并在第二天开始使用派立明。假如同时应用不止一种局部眼科用药时,每种药物的滴用时间至少间隔5分钟。
- 【不良反应】:
在超过1800名患者参加的单独使用派立明或者联合5mg/ml马来酸噻吗洛尔的临床研究中,最常见的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味觉障碍(5.8%)(口苦或异味,如下所述)和滴药后一过性视物模糊(5.8%),可以持续几秒到几分钟(参见:对驾驶和操作机械的影响)。
下述不良反应均被评价为与治疗相关,并且按照如下常规方法进行了分级:非常常见(≥1/10)、常见(≥1/100至<1/10)、不常见(≥1/1000至<1/100)、罕见(≥1/10000至<1/1000)、非常罕见(<1/10000)或未知(根据现有数据无法预估)。在每个概率组中,均将按照严重性的降序显示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来自于临床试验和上市后自发报告。
在一些小型短期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约12.5%的儿童患者有不良反应,大多数为局部、非严重性的眼部反应,例如结膜充血、眼睛刺激、眼睛分泌物和流泪增加。
在临床研究中与使用派立明相关的系统性不良事件最常见的报告为味觉障碍(滴药后口腔有苦味或其它罕见味道)。这可能是因鼻咽部的滴眼液经鼻泪管流至口腔所致。将鼻泪管阻塞或在点药后轻微闭上眼睑将有助于降低该事件的发生率(参见【用法用量】)。
派立明为磺胺类的碳酸酐酶抑制剂,可全身吸收。胃肠道、神经系统、血液、肾脏和代谢作用常与全身的碳酸酐酶抑制剂相关。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所出现的同类型的不良事件在局部给药时也可能发生。
在将派立明用作曲伏前列素的联合用药时并未观察到非预期的不良事件。联合用药观察到的不良事件,已经在各活性成分单独使用时观察到。
- 【禁忌】:
对布林佐胺或者药品成份过敏者
已知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
严重肾功能不全
高氯血症性酸中毒(参见【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 【注意事项】:
如果遗漏一次给药,继续按照计划进行下一次给药治疗。一天用药剂量不得超过每次1滴,每天三次。
全身作用
派立明是一种磺胺类碳酸酐酶抑制剂,虽然是眼部滴用,但仍能被全身吸收。有报道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会导致酸碱紊乱。没有对早产儿(妊娠时间少于36周)或者不到一周的胚胎进行研究。肾小管功能不成熟或异常的病人有可能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因此在使用布林佐胺前应该仔细的平衡获得的利益和风险。因此磺胺药的不良反应在眼部滴用时仍然可能出现。由于可被全身吸收,在接受派立明的患者中,可能发生所有磺胺类共同的过敏反应,如果出现严重的药物反应或者过敏,应立即停用眼药。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可导致老年患者不能完成需要头脑警觉和(或)身体协调的工作。派立明可以被吸收入全身循环,因此眼部滴用也可以出现类似的情况。
伴随疗法
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和滴用派立明的患者,有可能出现已知的与碳酸酐酶抑制有关的全身反应的累加作用。没有研究同时使用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和派立明的作用,因此不推荐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
目前派立明治疗假性囊膜剥脱性和色素性青光眼的经验有限。在治疗这些患者时需谨慎并建议密切监测眼内压(IOP)。
在青光眼的联合治疗中,评测了派立明和噻吗洛尔以及派立明和前列素类曲伏前列素联合应用对其降低眼内压的效果。没有可用的长期使用派立明和曲伏前列素联合治疗的数据。没有研究派立明在闭角型青光眼中使用情况。
没有研究布林佐胺对受损角膜内皮(特别是内皮计数低的患者)可能出现的潜在的作用。特别提到的是,没有研究药物对配戴隐形眼镜患者的影响,因此推荐他们使用派立明时应该仔细观察。因此碳酸酐酶抑制剂影响角膜的水化过程,因此配戴角膜接触镜可能增加角膜病变的风险。同样在其它有角膜受损的情况下,例如患者在糖尿病或角膜营养不良中的应用情况,应在使用过程中紧密地观察。苯扎氯胺是一种常用的眼药防腐剂,有文献报道可导致点状角膜病变或(和)溃疡性角膜病变。因为派立明含有苯扎氯铵作为防腐剂,它可能被软性角膜接触镜吸收,因此在干眼症患者经常或者是长期使用时,或者是角膜有病损时需要密切观察。
没有研究派立明在配戴接触
- 【存放条件】:
- 存放在4-30℃(39-86华氏度),避免儿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