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名称】:
- 碘化油注射液
- 【药品编码】:
- Y00000001400
- 【适 应 症】:
1.用于碘缺乏病的治疗。
2.淋巴造影。3.成人肝细胞癌中期患者的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 【药品规格】:
- 10ml/支(含碘(I)480mg/ml)
- 【用法用量】:
碘缺乏病的治疗;深部肌内注射。成人及四岁以上儿童每三年1ml;四岁以下儿童每两年0.5ml,总共不超过3ml:伴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剂量为0.2ml;45岁以上人群最好不使用本品。
淋巴造影:对单侧肢体造影者,使用5到7ml进行淋巴内注射(根据患者高度,相应调整剂量),双侧肢淋巴造影者,使用10到14ml。
成人肝细胞癌中期患者的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选择性肝动脉介入,应在具备合适设备的完善的介入治疗装置中进行。本品剂量取决于病变程度,但成人的总剂量一般通常不超过15ml。
本品可以与抗肿瘤药物联用。必须严格遵守抗肿瘤药物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
制备本品与抗肿瘤药物混合物的说明:
-准备两个足够容纳混合物总体积的注射器。第一支注射器含有抗癌药物溶液,第二支注射器含有本品。
-将两个注射器连接到三通阀。
建议首先将含有抗肿瘤药物溶液的注射器推入含本品的注射器,并进行来回约20次的充分混合。
-混合物应在临近使用时准备,并且必须在制备后立即使用(3小时内)。如果需要,在介入治疗操作过程中可以按上述方法将混合物再次混合均匀。
-当获得均匀的混合物时,使用1-3ml注射器通过三通阀注入微导管。
- 【不良反应】:
大多数不良反应均与剂量相关,因此用药剂量应尽可能小。
使用碘化油注射液将触发排异反应,表现为巨噬细胞和巨细胞的形成、浆细胞增多症的出现,从而导致淋巴结结蹄组织发生变化。健康淋巴结能够容忍其运输能力的下降,但在淋巴结发生病变或发育不全时,该变化可能加剧淋巴淤积。
偶见碘过敏反应,在给药后即刻或数小时发生,主要表现为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道黏膜刺激、肿胀和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放射诊断
-淋巴系统造影术
体温显著升高,检查后的24小时内,可能出现38-39℃的高烧。
在放射影像中,经常观察到一过性的碘油粟粒,特别是使用高剂量或剂量不当之后。这在临床上通常没有报道。在个别病例中,可观察到肺或脑栓塞。脊髓意外少见。
可能发生伴有症状或无症状的脂肪微栓塞。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栓塞在外观和大小上类似于内源性栓塞。在肺部X线影像上,栓塞通常呈现为点状浑浊。体温可能短暂性升高。脂肪微栓塞通常发生在造影剂过量使用或过快注射后。解剖异常如淋巴静脉瘘管或者淋巴结吸收造影剂的能力降低(老年患者,放疗或细胞抑制剂治疗之后)会加剧脂肪微栓塞的发生。
左右心内分流和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出现脑部脂肪微栓塞的风险较大。
本品可促使结核病灶恶化,如进入肺泡、腹腔等组织内可引起异物反应,生成肉芽肿。
介入放射学:
●动脉化疗栓塞。
大多数不良反应不是由碘化油注射液本身引起,而是由于抗癌药物或栓塞过程本身引起。
动脉化疗栓塞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栓塞后综合征,表现为发热、腹痛、恶心、呕吐和肝功能的暂时性变化。
内分泌科:
-甲状腺功能亢进(参见【注意事项】)
下表从系统器官分类和频率两方面列出了不良反应,其中的频率分类如下:非常常见(>1/10),常见(≥1/100,<1/10),不常见(≥1/1000,<1/100),罕见(≥1/10000,<1/1000),非常罕见(<1/10000),发生频率不确定(依靠可用数据无法估计)。
- 【禁忌】:
1.对碘过敏者禁用本品;
2.甲状腺功能亢进者禁用本品;
3.本品不可在动脉内(选择性动脉插管除外),静脉内或鞘内注射;
4.本品禁用于哺乳期妇女。5.放射诊断
禁用于最近遭受过外伤性损害、溢血或出血(存在溢出或栓塞风险)的患者;
禁用于支气管造影(产品将迅速充斥进细支气管和肺泡)。
6.内分泌科
禁用于年龄45岁以上的多发性大结节甲状腺肿患者,因其甲状腺机能亢进的风险很高;
禁用于有严重心、肝、肺疾患、急性支气管炎症和发热患者。
(7)用于介入放射学的禁忌症:
·动脉化疗栓塞:除非术后引流是可能的,否则在胆管扩张的肝区禁忌使用。【注意事项】
- 【注意事项】:
特别警告和使用注意事项
碘化油注射液不得以静脉注射、动脉内注射(选择性插管除外)或鞘内注射的形式给药。
本品必须使用玻璃注射器注射或碘油抵抗/兼容注射器。在肌内注射时要注入深部肌肉组织,并避免损伤血管引起油栓;无论给药剂量如何,都存在过敏症的风险。
警告
1.淋巴系统造影术
本品在进行淋巴造影时仅限于淋巴内注射。接受造影的患者大多会出现肺动脉栓塞,因为部分药品将在肺部毛细血管中暂时形成栓塞,此种栓塞的临床表现并不常见。
一旦栓塞发生,迹象将即刻出线(也可能出现在给药后的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后),但通常都是暂时性。出于这个原因,呼吸机能受损、心肺功能不全或已存在右侧心脏负担过重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调整给药剂量或取消此类检查。
癌症化疗或放疗后,也应减少给药剂量,因为此时淋巴结显著减少,只能保留很少量的造影剂。注射本品应依据放射学或透视学指导进行。通过放射手段确认药品的确是通过淋巴注射给药(而非静脉注射),同时,当胸部导管的造影剂可见时,或者在观察到淋巴管闭塞之后,立即终止检查,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对肺部的侵入。
2.过敏症
所有的碘化造影剂都可能引起轻微或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可能致命。此类过敏反应可能是变应性的(如果严重,即为过敏性反应)或非变应性的。此类反应可能立即发生(60分钟之内)也可能出现延迟(推迟至7天后)。急性过敏反应可能致命。此类反应与剂量无关,可能发生在第一次给药期间,且通常是不可预见的。
由于存在严重反应的风险,必要的抢救设备必须随时到位。
在以前的碘化油给药过程中出现过过敏反应的患者,以及对含碘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在使用本产品是,将面临更大的过敏风险。因此,他们被认为是高危患者。
注射碘化油可能加剧原先已有的哮喘症状。对于未得到有效治疗和控制的哮喘病患者,在决定使用碘化油之前,必须认真考量相关的风险/利益比。
3.甲状腺
由于游离碘含量的存在,碘化造影剂可能会改变甲状腺功能,从而在易患此病的患者中产生甲亢。高危患者是
- 【存放条件】:
- 遮光,密闭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