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格列美脲片
【药品名称】:
格列美脲片
【药品编码】:
Y00000001329
【适 应 症】:

用于节食、体育锻炼及减肥均不能满意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

【药品规格】:
1mg、2mg
【用法用量】: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本品,并据医生处方按时按量服用。服用本品时,不得嚼碎,并以足量的水(约半杯)送服。
对于糖尿病患者,格列美脲或任何其他降糖药物都无固定剂量,必须定期测量空腹血糖、尿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以确定患者用药的最小有效剂量;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
通常起始剂量:
在初期治疗阶段.格列美脲的起始剂量为1~2mg,每天一次。那些对降糖药敏感的患者应以1mg每天一次开始,且应谨慎调整剂量。格列美脲与其他口服降糖药之间不存在精确的剂量关系。格列美脲最大初始剂量不超过2mg。
违反治疗方案的患者,会突发低血糖反应。未严格控制饮食和未遵守给药方案的患者.得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通常维持剂量及剂量调整:
通常维持量是1~4mg每天一次.推荐的最大维持量是8mg每天一次。剂量达到2mg后.剂量的增加应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每1~2周剂量上调不超过2mg。如:每1~2个星期按以下步骤增加剂量:  1mg~2mg~3mg~4mg~6mg,仅个别病人需用至8mg。格列美脲的治疗一般需长期进行.通过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测定(如3~6个月一次)来监测其长期疗效。
用药时间:由医生根据病人的生活方式来确定其用药时间。一般一天一次吞服即可,建议于早餐之前服用,若不吃早餐.则于第一次正餐之前即刻服用。尤其注意,服药后不要忘记进餐。若发生服药差错,如漏服一次药量.不可于下次服药时以大剂量来纠正。对这些差错(特别是漏服一次药量或进餐)或在病人不能按时服药的某些情况下,病人需事先与医生讨论,并获同意方可采取相应措施。如果发现服用剂量过高或服用了额外的剂量,必须立即通知医生。
后续剂量调整:随着糖尿病症状的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增加,格列美脲的需要量也应逐渐减少,为避免低血糖发生,应及时减少药量,甚至停用。
当病人的体重或病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或出现其它情况,导致病人易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见“警告及注意事项”)时也应考虑调整剂量。
从其他口服降糖药改为本品:本品与其他口服降糖药没有确切的剂量关系。当用本品代替其它口服降糖药时,建议起始剂量为每天1mg,即使正在使用最大剂量的其它口服降糖药时也应如此。所

【不良反应】:

据国外资料报道
两个大范围的对照研究,研究时间为一年.结果表明低血糖的发生率在0.9-1.7%,血糖值小于60mg/dl。
为了评价格列美脲的安全性,在美国及其他国家进行了对照试验(其中在美国进行的对照试验受试者为2013名.在其他国家的受试者总数为1551名),在受试者中,有1650名以上患者接受了一年的治疗.除观察到低血糖反应外,在美国进行的以安慰剂为对照的试验中,还有以下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1%,这些不良反应有可能或很有可能与格列美脲有关。不良反应如下:
格列美脲不良反应发生率≥1%的情况如下

胃肠道反应:
呕吐、腹痛、腹泻均有报导,但安慰剂对照试验的发生率小于1%。有报导转氨酶升高.但很少有胆汁性黄疸发生。
皮肤反应:
过敏性皮肤反应的发生率小于1%.表现为瘙痒、红斑、荨麻疹样、麻疹样或斑丘疹样皮损等。上述皮肤反应可能仅短暂出现.即使继续使用格列美脲也可能自行消失。如果皮肤反应持续存在,应该停药。有报导使用磺酰脲类药物的患者发生迟发性的血卟啉症和光敏性反应。
血液反应:
有报导使用磺酰脲类药物会引起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各类血细胞减少症。
代谢反应:
有报导使用磺酰脲类药物的患者发生肝性卟啉症,但是还没有使用格列美脲引起这类反应的报导。有关格列美脲和所有其他磺酰脲类药物所引起的低钠血症均有报道.最常见的发生在合并使用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或处于引起低钠血症的状态.或抗利尿素(ADH)的释放增加的情况。
其他反应:
使用格列美脲的患者会发生视力调节变化、视力模糊.被认为与血糖变化有关,且在治疗初始较明显.这种情形也可见于未经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治疗而减少。在格列美脲的安慰剂对照试验中,视力模糊发生率在安慰剂组为0.7%,格列美脲组为0.4%。

【禁忌】:

格列美脲在下列患者中禁用:
1.已知对格列美脲、其他磺脲类,其他磺胺类或赋形剂中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2.本品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的治疗,曾有酮症酸中毒病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昏迷前期或糖尿病昏迷的病人禁用。
3.对于严重肝功能损害病人和透析病人使用本品,尚无足够经验。严重肾脏损害或肝功损害的病人,应改为胰岛素治疗,这不仅仅只是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
4.妊娠和哺乳:妊娠期不能服用本品,否则会伤害胎儿。妊娠期病人应换成使用胰岛素。对计划怀孕的病人应建议换用胰岛素治疗。
5.为了防止可能自乳汁吸收伤害婴儿.哺乳妇女不要服用本品,需改为胰岛素治疗或停止哺乳。

【注意事项】:

一、增加心血管事件死亡率的特别警告:
据国外文献资料报导,与单纯饮食治疗或饮食加胰岛素治疗比较.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与心血管事件死亡率增高有关。这个警告基于UGDP(University Group Diabetes Program)的一个长期的预期临床治疗研究,这项研究是用来评价降糖药对预防和延迟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作用。有823例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四个治疗组中一组(Diabetes,19supp2:747—830,1970)。
UGDP报导经饮食加固定剂量甲苯磺丁脲治疗(1.5g/每天)5~8年的患者.其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是单纯饮食治疗患者的约0.5-2倍。由于心血管事件死亡率的升高而中断了甲苯磺丁脲的使用.总死亡率显著升高尚未被观察到。这样就限制了研究整体死亡率增高的机会.尽管这些结果有争议.但UGDP的研究为这个警告提供了足够的依据。应该告诉患者使用格列美脲的潜在危险、益处以及治疗选择模式。
尽管这项研究只涉及一个磺酰脲类药物(甲苯磺丁脲).但考虑这类药物化学结构和作用模式十分近似.从安全方面考虑这个警告也适用于这类药物的其他口服降糖药。
二、一般的注意事项:
1.对于2型糖尿病,控制饮食和运动是初始的治疗方法。
2.控制热量、减轻体重和运动对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是必要的。适当的饮食控制和运动对控制血糖和改善高血糖症状方面是有效的。除了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外.心血管危险因素一旦发现应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3.医生和患者除了考虑饮食和运动疗法外,应考虑应用格列美脲,且不应该把格列美脲视为饮食和运动疗法的替代和避免饮食控制的便利途径。此外,单纯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降低血糖是暂时的,因此要求短期服用格列美脲。
4.在维持治疗方案中,如果不能有效地降低血糖,格列美脲的单纯治疗应该中断。应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来判断。
5.对于无症状病人采用格列美脲治疗,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对预防长期糖尿病所致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并发症方面的作用尚未被确认。然而,控制糖尿病和并发症试验(DCCT)表明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的控制与胰岛素依赖型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神经系统病变和肾病的降低有关。
6.低血糖反应:所有的

【存放条件】:
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