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名称】:
- 麦考酚钠肠溶片
- 【药品编码】:
- Y00000001126
- 【适 应 症】:
本品适用于与环孢素和皮质类固醇合用,用于对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成年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的预防。
- 【药品规格】:
- 180mg、360mg
- 【用法用量】:
麦考酚钠肠溶片推荐的起始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720 mg(总剂量1440 mg/天)在进食前1小时或进食后2小时空腹服用 ;随后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医生的判断进行剂量调整。
本品与吗替麦考酚酯片剂或胶囊吸收的速度不同,没有医生指导,两者不可以互换。
基于口服麦考酚钠和吗替麦考酚酯后,体内的有效治疗成份都是麦考酚酸(MPA),在MPA的暴露水平相同,治疗效果相当,或者上述联合的情况下,方可在医生指导下替换。下表是麦考酚钠和吗替麦考酚酯换算参考(表1)。麦考酚钠肠溶片1440 mg/天与吗替麦考酚酯2.0 g/天治疗等效。 表中的其他剂量仅MPA摩尔数或暴露量相同,由于没有临床等效性数据支持,仅供参考。
应告诫患者不要碾碎、咀嚼或切割本品,应整片吞服以保持片剂肠溶衣的完整性。
排斥反应期间的治疗
肾移植排斥不会引起MPA药代动力学改变;无需减少剂量或中断本品治疗。
肾损伤患者
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患者,无须调整剂量。严重慢性肾衰患者(肾小球滤过率<25mL/min/1.73m2BSA)应严密监测游离MPA和总麦考酚酸葡萄糖醛酸苷(MPAG)浓度增加而引起的潜在不良反应(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
肝损伤患者
对患有肝器质性疾病的肾移植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是,尚不清楚是否需要对其他病因的肝病调整剂量(见【药代动力学】)。
- 【不良反应】:
以下不良反应包括了2项临床对照研究中的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评估了在423名初次用药患者和322名肾移植维持患者(1:1随机给药)中使用麦考酚钠和吗替麦考酚酸酯的安全性 ;在两组治疗人群中存在相似的不良作用发生率。
最常见(≥10%)的药物不良反应与麦考酚钠、环孢素微乳剂和皮质激素联合用药有关,包括白细胞减少症和腹泻。
恶性肿瘤
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包括接受麦考酚酸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的患者,有增加发生淋巴瘤或其他恶性肿瘤的风险,特别是皮肤癌(见【注意事项】)。在麦考酚钠临床研究中观察到的恶性肿瘤整体发生率如下 :接受麦考酚钠治疗1年后,2名初次用药患者(0.9%)和2名维持治疗患者(1.3%)发生淋巴细胞增生症或淋巴瘤 ;0.9%的初次用药患者和1.8%的维持治疗患者发生了非黑素瘤皮肤癌; 0.5%的初次用药患者和0.6%的维持治疗患者中发生了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
机会感染
所有接受移植的患者都有增加机会感染的风险;风险随免疫抑制剂的总使用量(参见【注意事项】)的增加而增加。在对肾移植患者进行的临床对照研究中,接受麦考酚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新肾移植患者1年后最常见的机会感染是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念珠菌感染和单纯疱疹。在麦考酚钠临床研究中观察到的CMV感染(血清学、病毒血症或疾病)总发生率在初次肾移植术后患者中为21.6%,在维持治疗的肾移植患者中为1.9%。
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通常属于免疫抑制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危人群。临床研究中,老年患者接受包括麦考酚钠在内的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时,与年轻个体比较没有显示不良反应增加的风险。
其他药物不良反应
下表包括了在两项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中报告的可能与麦考酚钠有关的药物不良反应 :一项研究是在新肾移植患者中进行,另一项是维持治疗的肾移植患者,其中麦考酚钠联合环孢素微乳剂和皮质激素时的给药剂量为1440 mg/天,持续12个月。与药品注册术语规范词典(MedDRA)系统中的组织分类一致。
不良反应根据下列标准分类:
- 【禁忌】:
对麦考酚钠、麦考酚酸和吗替麦考酚酸酯,以及对本品所含任何赋形剂成份过敏者禁用。
本品禁用于孕妇,因其可能致突变和致畸。
本品禁用于未使用高效避孕方法的育龄期妇女。
本品禁用于哺乳期妇女。
- 【注意事项】:
麦考酚钠是次黄嘌呤单磷酸脱氢酶(IMPDH)抑制剂。因此在理论上应当避免用于患有罕见的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GPRT)遗传缺陷的患者,如Lesch-Nyhan综合征和Kelley-Seegmiller综合征。
因为在妊娠期间使用可能会增加流产,包括自然流产和先天性畸形的风险,所以建议在确定妊娠测试结果为阴性后方可开始麦考酚钠治疗。在妊娠期使用以及对避孕的要求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哺乳期不应使用本品。
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包括与麦考酚钠联合用药)的患者,有增加发生淋巴瘤或其他恶性肿瘤的风险,特别是皮肤癌(见【不良反应】)。风险表现为与免疫抑制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而与某一特定药物的使用无关。与对降低皮肤癌风险的一般性建议一样,暴露在阳光下和紫外光下应该穿着保护衣和使用高防嗮指数的防晒霜。
免疫系统的过度抑制增加了感染的易感性,包括机会感染、致命性感染和败血症。致命性感染会出现在接受免疫抑制的患者中(见【不良反应】)。应认真监测接受麦考酚钠治疗的患者,必须指导病人一旦出现任何感染迹象、意外擦伤、流血或骨髓抑制现象要立即报告(见【不良反应】)。应当根据医生的判断调整剂量。在接受免疫抑制剂,包括麦考酚酸(MPA)衍生物,Myforitic和MMF治疗的患者中,报告了乙肝(HBV)或丙肝(HCV)病毒再活化的病例,建议监控感染了乙肝(HBV)或丙肝(HCV)病毒,并伴有活动性乙肝(HBV)或丙肝(HCV)临床和实验室体征的患者。
使用吗替麦考酚酯(MMF)患者中已有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的病例报道,有时该疾病是致命的(见【不良反应】)。通常表现为轻偏瘫,冷淡,意识模糊,认知障碍和共济失调。报道的病例大多具有PML的危险因素,包括免疫抑制治疗和免疫系统缺陷。吗替麦考酚酯代谢产物即为本品的活性成分MPA,故本品可能也存在导致PML的潜在危险。医生在对免疫抑制患者报告的神经系统症状鉴别诊断时需考虑PML的可能性,并请神经专科医师会诊。
应注意发生多瘤病毒相关肾病(PVAN)(可造成严重后果包括肾功能恶化和肾移植失败,病人监测可能会对检查PVAN风险的病人有帮助),尤其是BK病毒感染所致PVAN患者,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时发生肾功能恶化的鉴别诊断(见【
- 【存放条件】:
- 保存于原包装盒中,于30℃以下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