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名称】:
-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 【药品编码】:
- Y00000001049
- 【适 应 症】:
当不宜口服给药时应用本品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尤其适用于下列情况:
- 房性心律失常伴快速室性心律;
- W-P-W综合征的心动过速;
- 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
- 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 【药品规格】:
- 3ml:0.15g
- 【用法用量】:
由于产品配方的原因,500ml中少于2安瓿注射液的浓度不宜使用。仅用等渗葡萄糖溶液配制。不要向输液器中加入任何其他制剂。胺碘酮应尽量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药。
对可达龙的反应,个体间差异较大,因此,尽管需要给予负荷剂量来抑制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根据需要严密监测并调整剂量也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初始推荐剂量为开始治疗的第一个24小时内给予约1000mg可达龙静脉注射液,按照下表的用法给药。
可达龙注射液推荐剂量
- 第一个24小时负荷滴注 先快:头10分钟给药150mg(15mg/min)。
3ml可达龙注射液(150mg)于100ml葡萄糖溶液(浓度=1.5mg/ml)中。滴注10分钟。后慢:随后6h给药360mg(1mg/min)。
18ml可达龙注射液(900mg)于500ml葡萄糖溶液(浓度=1.8mg/ml)中。维持滴注 < - 【不良反应】:
根据器官系统和发生率对不良反应进行如下分类:
十分常见(≥10%);常见(≥1%,<10%);偶见(≥0.1%,<1%);罕见(≥0.01%,<0.1%);十分罕见(<0.01%)。
心脏异常:
常见:心动过缓
十分罕见:有显著的心动过缓以及更罕见的窦性停搏病例报道,尤其是老年患者。
心律失常发作或恶化,有时伴随心脏骤停。
未知发生率:心悸、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速、QT间期延长,房室传导阻滞。各类损伤、中毒及手术并发症:
未知发生率:心脏移植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内分泌异常:
十分常见:
甲状腺异常:可能在无甲状腺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情况下出现“孤立”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T4水平增加,T3水平正常或轻微下降),这并非停药指证。
常见: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
具有以下典型症状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体重增加、畏寒、淡漠、嗜睡;如果TSH出现明确的增高,则支持上述诊断。在停止胺碘酮治疗后1-3个月内,甲状腺功能可以逐渐恢复正常;停止治疗并不是强制性的,如果有胺碘酮治疗的指征,可以在胺碘酮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L-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将TSH水平作为给药剂量的指导。
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加具有误导性:患者很少有症状(轻微的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抗心绞痛和/或抗心律失常治疗效果降低);在老年患者中表现为精神障碍或者甚至表现为甲状腺毒症。超敏TSH水平明确下降则支持该诊断,且必须停用胺碘酮:在停药后3-4月内通常可以恢复。严重的病例有时可以导致死亡,需要急救治疗。
如果怀疑甲状腺毒症,无论是出于甲状腺本身原因还是甲状腺诱导的心肌失衡,由于合成的抗甲状腺药物效果不稳定,可直接使用皮质类固醇(1mg/kg)治疗,治疗时间应该足够长(3个月)。在停止胺碘酮治疗后的数月内,仍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例报道。
十分罕见: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
- 【禁忌】:
本品在如下情况下禁用:
- 未安置人工起搏器的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房传导阻滞的患者。
- 未安置人工起搏器的窦房结疾病的患者(有窦性停搏的危险)。
- 未安置人工起搏器的高度房室传导障碍的患者。
- 双或三分支传导阻滞,除非安装永久人工起搏器。
- 甲状腺功能异常。
- 已知对碘、胺碘酮或其中的辅料过敏。
- 妊娠。
- 循环衰竭。
- 严重低血压。
- 静脉推注禁用于低血压、严重呼吸衰竭、心肌病或心力衰竭(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 3岁以下儿童(因含有苯甲醇)。
- 本品含苯甲醇,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 哺乳期。
- 与某些可导致尖端扭转性室速的药物合用(不包括抗寄生虫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和美沙酮):
.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双氢奎尼丁,丙吡胺);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索他洛尔,多非利特,伊步利特);
.其他药物:砷化合物、苄普地尔、西沙必利、西酞普兰、依他普仑、二苯马尼、静注多拉司琼、多潘立酮、决奈达隆、静注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甲喹吩嗪、咪唑斯汀、莫西沙星、普卢卡必利、静注螺旋霉素、静注长春胺(见药物相互作用)
.舒托必利
.特拉匹韦
.可比司他
.精神抑制剂,喷他脒(静脉注射时)
这些禁忌症不适用于胺碘酮用于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急诊治疗。
- 【注意事项】:
- 必须预防低血钾的发生(并纠正低血钾);应当对QT间期进行监测,如果出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不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给予心室起搏,可静脉给予镁剂)。
- 由于存在血流动力学风险(重度低血压、循环衰竭),通常不推荐静脉注射;只要有可能优先采用静脉滴注。
- 静脉注射仅用于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等紧急情况下,且应在持续监护(心电图,血压)下使用,推荐在重症监护室中应用。
- 剂量约为5mg/公斤体重。除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外,胺碘酮的注射时间应至少超过3分钟。首次注射后的15分钟内不可重复进行静脉注射,即使随后剂量仅为1安瓿(可能造成不可逆衰竭)。
- 同一注射器中不可混入其他制剂。不可在同一注射容器中加入其他药品。如胺碘酮需持续给药,应通过静脉滴注方式(见【用法用量】)。
- 为避免注射部位的反应,胺碘酮应尽可能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药。
- 应监测低血压、重度呼吸衰竭、失代偿性或重度心力衰竭的发生。
胺碘酮相关注意事项
心脏异常(见【不良反应】):
已有出现新发心律失常或经治疗的心律失常恶化的报道,且有时致命。药物无效可能表现为心脏疾病加重,与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区分很重要且又非常困难。胺碘酮致心律失常作用较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更为罕见,且通常发生在药物相互作用和/或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下(见【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如存在促进QT间期延长的因素(例如与特定药物的联合使用和低血钾),胺碘酮可能会产生致心律失常效应(见【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在QT间期延长程度相同的患者中,胺碘酮药物诱导的尖端扭转风险低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心脏移植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 在回顾性研究中,接受移植的患者在心脏移植前使用胺碘酮与 PGD 风险增加相关。PGD 是一种可能致命的心脏移植并发症,表现为左、右或双心室功能障碍,其发生在移植术后前24 小时内,没有可确定的继发性因素。重度 PGD 可能不具有可逆性。对于等待进行心脏移植的
- 【存放条件】:
- 贮存于25℃以下,避光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