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
注射用唑来膦酸浓溶液
【药品名称】:
注射用唑来膦酸浓溶液
【药品编码】:
Y00000001047
【适 应 症】:

与标准抗肿瘤药物治疗合用,用于治疗实体肿瘤转移患者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骼损害。

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HCM)。

【药品规格】:
5ml:4mg(按C5H10N2O7P2计)
【用法用量】:

成人和老年人

推荐剂量为4mg。用100ml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进一步稀释唑来膦酸浓溶液,进行不少于15分钟静脉输注(见【注意事项】)。

对于HCM患者(白蛋白校正的血清钙≥3.0mmol/L或12mg/dl),应接受单次输注。有关高钙血症的再次治疗经验有限。再次治疗必须与前一次至少间隔7~10天,同时治疗前应监测血肌酐水平。

给药前必须检查患者的水化状态,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状态进行给药。

对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每隔3~4周给予本品。此外,患者应每天口服500mg钙和400IU维生素D。

肾功能不全

HCM

对于合并有严重肾功能损害的HCM患者,需进行风险利益比的评估之后才可以考虑使用本品进行治疗。在以前的临床试验中,血清肌酐>400μmol/L或>4.5mg/dl的患者是被排出在外的;对于血清肌酐<400μmol/L或<4.5mg/dl的HCM患者,不需要调整本品的剂量。

已发生骨转移的患者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和已发生了骨转移的实体瘤患者,在开始使用本品治疗时,需检测患者的血清肌酐浓度和肌酐清除率(CrCI)。CrCI值是使用Cockcroft-Gault公式从血清肌酐浓度值计算出来的。在使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之前,若患者已经出现了严重肾功能不全症状(其CrCI<30ml/min),此时,建议不要使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在唑来膦酸的临床试验中,血清肌酐>265μmol/L或3.0mg/dl的患者是被排出在外的。

在使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之前,若骨转移患者已经出现了轻度至中度肾功能不全症状(CrCI=30~60ml/min),此时,建议按照以下剂量给予唑来膦酸(见【注意事项】):
CrCI>60ml/min:4.0mg;CrCI=50~60ml/min:3.5mg;CrCI=40~49ml/min:3.3mg;CrCI=30~39ml/min:3.0mg。

【不良反应】:

本品的不良反应与其它双磷酸盐报告的不良反应相似,约在1/3患者中出现。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流感样症状(约9%),包括骨痛(9.1%)、发热(7.2%)、疲乏(4.1%)、寒战(2.9%)、关节痛和肌痛(约3%)、关节炎及继发的关节肿胀。这些反应通常发生于给药后3天内,为急性期反应,且通常在几天内缓解。

尿钙分泌减少常伴有不需要治疗的无症状的血浆磷酸盐水平降低(约20%的患者)。约3%的患者会出现无症状的低钙血症。

已经有报道,在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后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5.8%)和呕吐(2.6%)。也会有小于1%的患者在输液部位发生偶然性的局部反应,如发红或肿胀和/或疼痛。

在约1.5%使用唑来膦酸4mg治疗的患者中报告有厌食。

观察到少量皮疹或瘙痒病例(低于1%)。

与其它双磷酸盐类药物一样,在大约1%的患者中报告有结膜炎的症状。

根据安慰剂对照研究的综合性分析,唑来膦酸4mg治疗组的患者中约有5.2%的患者报告了重度贫血(Hb<8.0g/dl),而安慰剂组只有4.2%。

临床试验的药物不良反应,按MedDRA系统器官分类列表。在各系统器官分类中,药物不良反应按频率分级,最常见的在先。采用下列发生率评估:

很常见:≥10%;常见:≥1%和<10%;不常见:≥0.1%和<1%;罕见:≥0.01%和<0.1%;非常罕见:<0.01%

血液和淋巴系统

常见:贫血

不常见: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症

罕见:全粒细胞减少

免疫系统

不常见:过敏反应

罕见:血管神经性水肿

神经系统

常见:头痛、感觉错乱

不常见:头晕、味觉障碍、感觉迟钝、感觉过敏和震颤

非常罕见:惊厥、感觉迟钝和抽搐(继发于低钙血症)

精神障碍

【禁忌】:

对唑来膦酸、其它双膦酸盐或本品任何成份过敏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

水化和电解质监测

本品给药必须由有双磷酸盐的给药经验的专业医护人员完成。

本品不得与含有钙或其他二价阳离子的注射液(如乳酸林格氏液)配伍使用或接触,应适用于其他药品分开的的输液管进行单次静脉输注,输注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给予本品前必须评价患者的情况,以确保他们处于正常水化状态。

有发生心里衰竭危险的患者,应避免过度水化。

在开始本品治疗后,应密切监测血清肌酐、血清钙、磷和镁。

甲状腺术后患者由于甲状腺机能减退特别容易产生低血钙。

如果出现低钙血症、低磷血症或低镁血症,须进行短期的补充治疗。未治疗的高钙血症患者一般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肾功能受损,因此,应当对患者的肾功能进行严密的监测。

使用本品时,不应与其它含有唑来膦酸的药物同时治疗。唑来膦酸也不应与其它双磷酸盐类药物合用,因为尚不知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

曾有报道,对乙酰水杨酸过敏的哮喘患者使用双磷酸盐类药物发生支气管收缩,但在临床试验中没有观察到。

唑来膦酸与反应停(沙利度胺)合用时,无需调整剂量,除非是基线轻-中度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在对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唑来膦酸(4mg,15分钟输注)与沙利度胺(100mg或200mg每天一次)合用对唑来膦酸的药动学以及患者的肌酐清除率未见显著影响。

决定采用本品治疗骨转移患者以预防骨相关事件时,应考虑到本品起效2~3个月。

肾功能不全

已经有报道双唑林酸盐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肾功能不全症状,可能增加肾功受损的因素有脱水症状、以前已存在有肾功能损害症状、额外增加循环使用唑来膦酸或其它双磷酸盐类药物、使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或输注时间短语推荐剂量的时间。

对有肾功能恶化迹象的HCM患者应进行适当的评价,以判断采用本品继续治疗的潜在益处是否超过可能的风险。

如果本品的输注时间少于15分钟,肌酐升高的风险会增加一倍。因此,输注时间至少为15分钟并仔细监测。

虽然在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内给予4mg唑来膦酸

【存放条件】:
30℃以下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