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名称】:
- 氟尿嘧啶注射液
- 【药品编码】:
- Y00000000929
- 【适 应 症】:
本品的抗瘤谱较广,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或较大剂量氟尿嘧啶治疗绒毛膜上皮癌。亦常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宫颈癌、膀胱癌及皮肤癌等。
- 【药品规格】:
- 10ml:0.25g
- 【用法用量】:
氟尿嘧啶作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所用剂量相差甚大。单药静脉注射剂量一般为按体重一日10~20mg/kg,连用5~10日,每疗程5~7克(甚至10克)。若为静脉滴注,通常按体表面积一日300~500mg/m2,连用3~5天,每次静脉滴注时间不得少于6~8小时;静脉滴注时可用输液泵连续给药维持24小时。用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多采用动脉插管注药。
腹腔内注射按体表面积一次500~600mg/m2。每周1次,2~4次为1疗程。
剂量调整
如出现下列情况,应暂停给药。
无冠状动脉疾病或心肌功能障碍病史的患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的情况【见注意事项]
高氨血症性脑病[见注意事项]
急性小脑综合症、意识混乱、定向障碍、共济失调或视觉障碍[见注意事项]
3级或4级腹泻[见注意事项]
2级或3级掌跖感觉丧失性红斑(手足综合征)[见注意事项]
3 级或4级粘膜炎【见注意事项]
4级骨髓抑制[见注意事项]
当1级腹泻、粘膜炎、骨髓抑制或掌跖感觉丧失性红斑得到缓解或改善时,应减少氟尿嘧啶的剂量,恢复使用氟尿嘧啶。
在出现下列任何不良反应后,不建议恢复给药。
心脏毒性
高氨血症性脑病
急性小脑综合症、意识混乱、定向障碍、共济失调或视觉障碍
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注射器吸取对应量的药液。在给药或进一步稀释前,检查注射器中的溶液是否有不溶性微粒和变色。如果溶液变
- 【不良反应】:
以下不良反应的详细讨论见说明书其他章节:
1.双嘧啶脱氢酶(DFD)活性低下或缺失的患者发生严重或致命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见注意事项 (7)】
2.心脏毒性【见注意事项(8)】。
3.高氨血症性脑病【见注意事项(9)】
4.神经系统毒性【见注意事项(10)】。
5.腹泻【见注意事项(11)】
6.掌跖感觉丧失性红斑(手足综合征)【见注意事项(12)】
1. 当伴发水痘或带状疱疹时禁用本品。
2. 氟尿嘧啶禁忌用于衰弱病人。
3.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注意事项】:
1.本品在动物实验中有致畸和致癌性,但在人类,其致突变、致畸和致癌性均明显低于氮芥类或其他细胞毒性药物,长期应用本品导致第二个原发恶性肿瘤的危险性比氮芥等烷化剂为小。
2.除单用本品较小剂量作放射增敏剂外,一般不宜和放射治疗同用。3. 其它有下列情况者慎用本品;1)肝功能明显异常;2)周围血白细胞计数低于3.5*109/L。血小板低于50*109/L者;3)感染、出血(包括皮下和胃肠道)或发热超过38℃者;4)明显胃肠道梗阻;5)脱水或(和)酸碱。电解度平衡失调者。
4. 开始治疗前及疗程中应定期检查血常规。
5.用本品是不宜饮酒或同用阿司匹林类药物,以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6.本品能生成神经毒性代附产物-氯代柠棕酸而致脑病,故不能作鞘内注射。
7.双氢嘧啶脱
- 【存放条件】:
- 避光,密闭,不超过25℃保存。不得冷冻或冷藏。 使用前需保存在纸盒内。